束莉

作品数:21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阮籍皇后隋炀帝杜甫诗歌晚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池州学院学报》《文学遗产》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诗学胜境与衍生路径——以京口鲍氏父女为例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71-77,共7页束莉 李紫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异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19BZW064)。
有清一代,以地域为标识、家族为本位的文学集群纷纷涌现,尤以江南地区蔚为大观。京口鲍氏家族“以文学世其家”,其中与主流文坛联动最为密切者,当属雍乾之际名士鲍皋及其次女鲍之蕙。鲍之蕙女承家声,呈现了江南文化家族发展中一种值得...
关键词:鲍皋 鲍之蕙 江南文化家族 格调派 性灵说 
中年哀乐,絮语松声——《海日楼家书》与沈曾植的私领域书写
《云梦学刊》2020年第5期118-124,共7页束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文人事迹编年汇考”(13&ZD117)。
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1898—1902),沈曾植与夫人李逸静频繁通信,留下近八十封寄内函稿,后结集为《海日楼家书》。在此期间,沈曾植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转折,诗学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在此背景之下,这批寄内家书也透显出丰厚的...
关键词:沈曾植 李逸静 《海日楼家书》 人间情怀 松秀之美 
萧穆、沈曾植交游考论——以《章学诚遗书》的保存与刊刻出版为中心
《文教资料》2020年第18期73-75,共3页束莉 
萧穆、沈曾植在年龄、身份、学术旨趣上均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同处于晚清国学衰微、西学东渐的文化风口,对于古籍的保存与刊刻,二人同样具有危机意识和挽救意图,并进行了前后相继的努力,最终促成了《章学诚遗书》的幸存与刊刻、出版...
关键词:萧穆 沈曾植 《章学诚遗书》 
晚清桐城派“中兴”的出版因素——以曾国藩、萧穆交游为中心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束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文人事迹编年汇考”(13&ZD117);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
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三年(1861—1864),曾国藩驻辕安庆,弘扬文治,促成了桐城派的"中兴"之局。在此期间,得益于他的提携与指点,桐城后生萧穆的学术志趣逐渐从古文撰述转变为乡邦文献的整理与出版。此后四十年中,他铭记曾国藩的嘱托,不仅促...
关键词:曾国藩 萧穆 桐城派“中兴” 出版因素 
萧穆古籍编辑理念及其实践意义——以《敬孚类稿》《敬孚函稿》为中心
《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9期125-126,128,共3页束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文人事迹编年”(13&ZD117);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明清徽州文化变迁中的女性文学书写”(Y040418158)。
晚清桐城籍文献学家萧穆,沉浸于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近四十年,取得了丰硕的编纂实绩,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系统的编辑理念,见诸序跋、书后、书札等文体,涉及选题的斟酌、版本的选择、收录的原则、编次的考量以及文字技术处理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萧穆 古籍编辑理念 编辑实务 当代启示 
知是鸾声是凤声——试论吕碧城对杜甫诗歌的追摹与依违
《文教资料》2019年第15期4-6,13,共4页束莉 
吕碧城的早期诗歌创作追摹杜甫的印迹十分鲜明。中年以后,在文体选择上她更倾心散文与词;在诗学宗尚上,他转而青睐“义山风味”。诗学宗尚的凸显与转移背后,原生家庭教育、文体“尊卑”与吕碧城的自我形塑,以及清末民初京津文化圈对新...
关键词:吕碧城 杜甫 追摹 
隋唐之际宫廷女性的文学网络——以隋炀帝萧皇后的人生际遇为中心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17-128,共12页束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代女性文章总集研究"(15CWZ030);安徽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启动经费项目
隋炀帝萧皇后的人生际遇和文化成就,与隋唐之际宫廷女性的文学网络息息相关。幼年即寄人篱下的她,受惠于具有宫廷渊源的女性长辈的照顾,既获得了处世谋略上的指点,也秉承了崇尚"典丽"的萧梁文学遗风。成年后,她凭借自身的特殊地位,从多...
关键词:隋炀帝 萧皇后 宫廷女性 文学网络 
有意误读与自觉忽略——隋炀帝萧皇后《述志赋》的文本内涵与历史命运被引量:2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2-17,共6页束莉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3M531492);安徽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中古时期女性与南北文化交流考论"
贞观史臣对《述志赋》的"有意误读",将萧皇后以完美的德行定格于史册,体现了在特定的撰史意图和历史情境影响下,历史书写所具有的弹性。通过对萧皇后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尽可能还原,可知该赋实际上撰写于隋炀帝即位初期,她借此赋表...
关键词:隋炀帝 萧皇后 《述志赋》 文本内涵 历史命运 
区域文化交流与北魏汉化新境界——以文明太后的文化功绩为中心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86-92,共7页束莉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M531492);安徽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
北朝前期,由于地理分布、族群定位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北魏与十六国在汉化进程上差异显著,构成了两大异质文化区域。政治统一完成后,在历史因素和现实利害的双重影响下,文化融合依然迟滞。作为北燕王室后裔的文明太后,依凭故国人脉和...
关键词:北魏 十六国 北燕 南朝 文明太后 汉化 
魏晋南北朝女性的经世实践与文体成就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63-72,共10页束莉 
中国古代社会的两性内外之别与分工差异,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分配模式。魏晋南北朝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男性对社会事务的掌控往往有欠周备,女性得以在较为广阔的领域中,颇为深入地参与社会事务。生活状态的这种改变,客观上促成了女性的文...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女性 经世实践 文体成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