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作品数:11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美术教育绘画专业美术绘画当代油画创作当代油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交际》《美术教育研究》《电影文学》《艺术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人文的审美向度
《艺术家》2021年第2期150-151,共2页杨宁 金世伟 
2020年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实践性审美的人性向度研究”(项目编号:2020C020)的研究成果。
人文是一个复合型的动态概念,指的是人类在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中,同一民族或群众所共同拥有的符号、价值观及相对的规则与规范。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文和审美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文不仅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人文审美向度 分析 
弗里达自画像中的符号特征与情感表达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34期239-239,278,共2页杨宁 
20世纪初,以弗里达为代表的女性艺术家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强调将女性独有的情感与经历以符号化的语言融入艺术作品中。本文通过对弗里达的自画像中符号特征的梳理,深入理解其绘画中的情感与民族信仰,从而体会她对生命的态度与精神内涵。
关键词:符号 情感 象征 绘画语言 
重视油画的审美意识以提升美术教育效果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20年第24期148-149,共2页金世伟 杨宁 
在我国传统绘画类别中,油画并不是本土化的美术形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油画在融合我国传统绘画中某些发展特色、发展理念之后,要拥有更广泛的社会教育意义。提升油画的教育效果,应该通过对审美意识的重新构建完成。
关键词:油画 审美意识 美术教育 途径 
中西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对比研究
《河北画报》2020年第14期158-158,共1页杨宁 
我国与西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西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我国与西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差异,深入研究产生的差异,一方面为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吸收西方高校美术教育...
关键词:高校美术 中西方 教学现状 
关于主题性油画创作的色彩应用研究被引量:1
《参花(上)》2020年第5期101-101,共1页金世伟 杨宁 
在油画创作环节,色彩调配和运用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这会深刻影响画面的最终呈现效果。为此,本文以主题性油画创作作为切入点,基于主题性油画创作环节的色彩运用价值,从油画色彩的表达形式、情感传递、象征意义等方面对色彩运用进行...
关键词:主题性油画 油画创作 色彩运用 
电影《梵高:画语人生》的艺术美学评析
《电影文学》2018年第6期152-154,共3页杨宁 杨云飞 
当代纪录片已有多元化的表现方式,而非仅有简单的客观记录形式。搬演是纪录片的创作表现方式之一,由于这种方式的演绎色彩而并不被人们广泛推崇,常常被认为是破坏了纪录片的"真实"。然而,对于传记类纪录片来说,搬演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
关键词:《梵高画语人生》 画面构图 镜头语言 艺术美学 
谈做好民办高校绘画专业新生心理疏导工作
《参花(上)》2016年第12期138-138,共1页杨宁 
专业教师做学生工作是民办高校乃至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普遍现象,如何顺利开展学生工作,管理好自己授课的班级,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关键词:心理 绘画 民办高校 
当代油画创作对美术教育启示分析被引量:2
《才智》2014年第34期201-201,共1页金世伟 杨宁 
在当代油画创作界,意识形态是无需进行统筹规划转变为艺术状态。艺术家仅需将事物的本质亦或自己迫切需要抒发的情感给予充沛的感情,并运用独特的、鲜活的表现手法,那么值得赞叹的作品就会应运而生。当代油画创作如此,美术教育亦如此。
关键词:当代油画 美术教育 形式化 创作精神 
高校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才智》2014年第19期195-195,共1页杨宁 
又到一年毕业季,笔者以本校10级绘画专业53名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描述为例,对高校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进行梳理分析。试图找到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良性发展之路。
关键词:绘画专业 应届毕业生 就业 
意象油画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诗意魅力分析被引量:1
《现代交际》2014年第12期85-85,共1页金世伟 杨宁 
意象油画是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内涵以及中国诗意魅力。所谓"意向"油画,顾名思义就显示出其兼具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双重属性,将客观的事物抽象画、意象化,实现"物我合一"的状态。本文以独具特点的中...
关键词:意象油画 文化内涵 诗意魅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