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玉

作品数:36被引量:32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绿肥河西绿洲灌区玉米土壤肥力河西走廊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玉米科学》《中国草地学报》《草业科学》《生态环境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加拿大钾磷研究所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间作绿肥饲草与减施氮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7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第2期170-175,共6页卢秉林 包兴国 张久东 杨新强 杨文玉 李全福 曹卫东 
农业部行业专项(201103005-04)
通过3年定位试验,在河西绿洲灌区,研究不同比例减少化学氮肥用量的情况下,间作针叶豌豆和毛叶苕子2种豆科绿肥饲草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针叶豌豆时,施用农民习惯化学施氮量90%的效果最好,虽然该模式下...
关键词:绿肥饲草 玉米 间作 减施氮肥 经济效益 土壤肥力 
缓释包衣尿素对保护性耕作玉米的影响被引量:4
《甘肃农业科技》2014年第10期23-25,共3页杨新强 包兴国 杨文玉 李全福 卢秉林 张久东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绿洲边缘沙化中低产田改良及地力提升技术集成示范"(2012BAD05B03-2)部分内容
在河西平川灌区进行了缓释包衣尿素对保护性耕作玉米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护性耕作下,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时,基施缓释包衣尿素200 kg/hm2、重过磷酸钙260 kg/hm2、硫酸钾125 kg/hm2,拔节期追施普通尿素100 kg/hm2处理的折合产量最高...
关键词:缓释包衣尿素 保护性耕作 玉米 产量 增收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绿肥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22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4年第2期67-71,共5页卢秉林 包兴国 张久东 胡志桥 杨新强 曹卫东 杨文玉 李全福 
农业部行业专项(201103005-0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绿肥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行玉米间作2行针叶豌豆时的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为最高,分别高于对应的不间作绿肥处理0.2%和0.95%,但差异不显著。2行玉米间作3行毛苕子...
关键词:河西绿洲灌区 玉米 绿肥 带幅 
甘肃灌区麦类作物套(复)种绿肥技术被引量:2
《甘肃农业科技》2013年第11期61-62,共2页张久东 包兴国 杨文玉 卢秉林 杨新强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3005-04)部分内容
甘肃灌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中部的兰州、白银等18个县(区),灌区有较大面积的冬(春)小麦、啤酒大麦等麦类作物,2009年麦类作物播种面积为97.3万hm^2。近年来由于种植小麦的效益较低,农民压粮扩经、压夏扩秋以提高收益,导致...
关键词:麦类作物 灌区 甘肃 技术 绿肥 播种面积 种植面积 河西走廊 
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甘肃农业科技》2013年第9期10-12,共3页卢秉林 包兴国 车宗贤 张久东 杨文玉 李全福 杨新强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绿洲边缘沙化中低产田改良及地力提升技术集成示范"(2012BAD05B03-2)部分内容
分别采用功能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分2行和3行两种种植方式,观测了各处理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种植2行还是3行玉米,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耕层土壤温度高0~1...
关键词: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 玉米 生长发育 河西绿洲灌区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秸秆带膜还田腐解特征研究被引量:20
《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第7期1262-1265,共4页卢秉林 车宗贤 包兴国 胡志桥 张久东 杨文玉 李全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5B03);甘肃省农科院科技创新专项(2011GAAS06-1)
为探讨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秸秆带膜还田时的腐解规律,采用尼龙网袋法,对不同带膜还田模式下玉米秸秆的腐解特征进行研究,旨为当地玉米秸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是影响当地玉米秸秆腐解的主要因素,经过180 d腐解...
关键词:河西绿洲灌区 带膜还田 玉米秸秆 腐解特征 
豆科与禾本科绿肥饲草作物混播增肥及改土效果研究被引量:55
《中国草地学报》2012年第1期43-47,共5页包兴国 杨文玉 曹卫东 王婷 刘兴春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西北旱区绿肥作物生产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201103005-04);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西北退化耕地地力恢复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2006BAD05B07)
采用四因素单形重心混料设计,对豆科与禾本科绿肥作物混播增肥改土效果及其混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混播为最佳混播方式,其用种量为箭筈豌豆75.0kg/hm2、毛苕子30kg/hm2、谷子20kg/hm2,在小麦扬花期撒播,鲜草...
关键词:豆科 禾本科 混播 鲜草产量 改土 
绿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7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第6期125-129,共5页张久东 包兴国 胡志桥 王婷 曹卫东 车宗贤 杨文玉 李全福 王健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201103005-04)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施氮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由绿肥代替相同含氮量的化肥对小麦产量、经济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年随着绿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具有下降趋势,但绿肥收获后各处理的...
关键词:绿肥 复种 土壤肥力 小麦产量 河西走廊 
甘肃省绿肥生产历史回顾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9
《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第12期41-44,共4页包兴国 曹卫东 杨文玉 舒秋萍 李全福 张久东 王婷 胡志桥 刘生战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西北旱区绿肥作物生产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20110305-04)
总结回顾了甘肃省绿肥作物的生产历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优惠政策,为绿肥生产提供保证;加强技术培训;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重视绿肥种子基地建设;推广绿肥间作套种;充分利用轮歇地和障碍性土壤;抓好绿肥的综合利用;加...
关键词:绿肥 生产历史 现状 发展对策 甘肃省 
马铃薯间作绿肥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3
《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第12期52-53,共2页张久东 包兴国 杨文玉 胡志桥 王婷 李全福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200803029-05)部分内容
马铃薯是甘肃省第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覆盖全省74个县(区),2011年种植面积超66.67万hm^2。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连作障碍成为制约马铃薯优质高产的瓶颈问题。绿肥是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绿色体,直接耕翻列土壤...
关键词:间作绿肥 马铃薯 高效栽培 技术 粮食作物 土壤性状 种植范围 种植面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