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丁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病毒酵母样真菌HBV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四川医学》《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灵敏化学发光自显影用于斑点杂交检测血清 HBV DNA被引量:5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7年第2期152-153,共2页穆仁懋 唐红 刘丽 林勇 赵连三 王锦蓉 伍莉萍 杨秀岑 
四川省科委资助
高灵敏化学发光自显影用于斑点杂交检测血清HBVDNA穆仁懋唐红刘丽林勇赵连三王锦蓉伍莉萍杨秀岑应用核酸分子杂交检测血清中HBVDNA已成为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判断其复制状态,考核抗病毒药物疗效的重要手段。我们应用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DNA 化学发光 斑点杂交 乙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中国SZ株的cDNA克隆及基因变异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1994年第10期605-607,共3页周思亮 赵连三 林勇 唐红 王锦蓉 刘丽 穆仁懋 雷秉钧 
国家科委高技术计划资助项目;纽约中华医学基金
以四川地区1例无症状携带丁型肝炎病毒(HD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的外周血为标本,采用逆转录-PCR技术,获得了HDV全基因组的cDNA克隆(HDVSZ93株),全长1684bp。与世界其他七个地区株相比,其...
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 单克隆抗体 中国SZ株 基因变异 
地高辛配基标记HBV DNA探针与生物素标记探针用于肝组织原位杂交的探讨被引量:2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237-240,共4页玉小飞 赵连三 林勇 刘清焱 刘聪 王锦蓉 
作者应用地高辛配基标记HBV 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16例(重症肝炎10例、HBsAg阳性3例、非肝脏疾病3例)肝组织标本内HBV DNA。结果表明:HBV DNA阳性物质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有全胞浆型、包涵体型、全胞核型及核仁-核膜型4种方式。进一步...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地高辛配基 DNA 
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HDV RNA的检出及其与癌基因N—ras,C—myc过量?…
《肝脏病杂志》1993年第3期139-142,共4页林勇 王锦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丁型肝炎病毒 癌基因 过量表达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研究的新进展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3年第4期147-148,共2页林勇 唐红 
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是HB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1991年巴黎国际HBV分子生物学会议有关文献上对HBV X基因研究的几点新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X基因 研究进展 
四川地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四川医学》1993年第4期255-256,共2页王锦蓉 刘晓振 陈可跃 唐红 林勇 刘丽 赵连三 张智翔 雷秉均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依赖嗜肝DNA病毒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人类的HDV感染必须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或重叠感染,重叠感染后可能导致原有乙肝病情加重、慢性化或肝硬化等。本文报告四川地区35县市HDV感染的流行病学...
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四川 
丁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近展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2年第6期248-251,共4页刘晓松 林勇 王锦蓉 
本文复习了1992年希腊国际丁型肝炎讨论会有关文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丁型肝炎的病原学诊断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丁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寻找新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将是今后丁型肝炎研究的一个热点.
关键词:丁型肝炎 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2年第5期228-229,共2页刘晓松 林勇 
乙型肝炎病毒(HBV)增强子是具有顺式调节功能的核苷酸序列,能增强和促进HBV基因组的转录和表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HBV增强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将近年来有关HBV增强子研究的文献作一简要介绍。一、增强子的种类与...
关键词:乙肝病毒 增强子 
抗生素治疗菌群肠道异常定植
《实用内科杂志》1990年第11期592-593,共2页曾忠铭 黄安华 穆国尧 林勇 米淑嫒 曾维华 
异常定植(abnormal colonization)是指在宿主粘膜、皮肤等体表部位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异常定位和增殖,或称“群集”。异常定植与医院内细菌性感染关系密切,一般先有定植、后有感染,感染是在定植的基础上发生的。在宿主各部位的细菌定...
关键词:异常定植 抗生素 肠道 菌群 
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0年第4期19-19,48,共2页林勇 周恩亮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作为传染病、遗传病等疾病的基因诊断方法,已逐渐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但某些疾病的待检核酸序列含量太低,使核酸分子杂交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能...
关键词:聚合酶 链式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