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鹤政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超细白炭黑沉淀法超细氟硅酸电化学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世界》《电源技术》《硅酸盐通报》《材料导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正交法优化沉淀法制备超细磷酸铁工艺被引量:3
《电源技术》2014年第5期815-818,共4页郑典模 陈骏驰 叶焕英 潘鹤政 彭静红 
以六水氯化铁和磷酸为原料制备超细磷酸铁,采用正交法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磷铁摩尔投料比为1.5∶1,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为铁盐质量的1%,原料液滴加时间30 min,抽滤后的湿凝胶采用喷雾干燥,二水磷酸铁的脱水煅烧温度为400...
关键词:超细磷酸铁 沉淀法 正交实验 
磷酸锰制备新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探讨
《材料导报》2014年第8期83-86,共4页郑典模 陈骏驰 王俊红 潘鹤政 彭静红 
以硫酸锰和磷酸为原料制备超细磷酸锰,采用正交法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原料锰盐质量的1.0%,磷锰投料比为1.5∶1.0(物质的量比),pH值为8.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样品为片状磷酸锰,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
关键词:超细磷酸锰 沉淀法 硫酸锰 
碳酸锰制备新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探讨被引量:2
《硅酸盐通报》2014年第4期988-992,共5页伍丽萍 郑典模 陈骏驰 王俊红 潘鹤政 
研究以硫酸锰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超细碳酸锰,采用正交法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Mn2+摩尔数的0.046,碳酸氢铵浓度为1.0 mol/L,硫酸锰的浓度为1.1 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0 min,碳锰比R(CO2-3∶Mn2+)=1.6∶1.0,V(C...
关键词:碳酸锰 碳酸氢铵 锰酸锂纽扣电池 
响应面法探讨氟硅酸制备超细白炭黑工艺对DBP值的影响被引量:1
《硅酸盐通报》2013年第10期2016-2021,共6页郑典模 潘鹤政 伍丽萍 周桂明 陈骏驰 彭静红 
研究以氟硅酸和氨水为原料制备超细白炭黑,采用响应面优化工艺并建立数学模型,探讨氨水的滴加速率、底液量与总氨水体积比、氟硅酸与氨水滴加体积比和反应温度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白炭黑DBP值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氨水的滴加速率...
关键词:响应面 氟硅酸 超细白炭黑 
硅晶片抛光用高纯度大粒径硅溶胶的研究
《硅酸盐通报》2013年第6期999-1004,共6页郑典模 潘鹤政 屈海宁 陈骏驰 彭静红 
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cx2012013)
本文采用硅粉水解-胶粒整理法制备硅晶片抛光所用硅溶胶,考察了单质硅粉的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硅溶胶底液浓度、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硅溶胶胶粒平均粒径增长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单质硅粉的最佳加入量为25 g、反应时间7 h...
关键词:硅晶片抛光 高纯度 大粒径 硅溶胶 
真空法制备氟化氢铵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化学世界》2013年第5期267-270,共4页郑典模 潘鹤政 周桂明 胡颖进 李少飞 
研究以氟硅酸氨化制备白炭黑得到的氟化铵溶液为原料,经酸化、真空浓缩、冷却结晶、固液分离、真空干燥等工艺过程制备氟化氢铵。通过考察浓缩温度、体系中水蒸发量、结晶温度等因素对氟化氢铵纯度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浓缩温度为75...
关键词:氟硅酸 氟化铵 真空法 氟化氢铵 
四氯化硅气相水解制备超细白炭黑工艺的研究被引量:6
《硅酸盐通报》2011年第6期1353-1357,共5页卢钱峰 郑典模 周桂明 潘鹤政 
本文以四氯化硅为原料,采用气相水解法制备超细白炭黑新工艺。探讨了四氯化硅通气速率、硅酸钠含量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工艺条件为四氯化硅通气速率150 mL/min,硅酸钠含量13%,反应温度70℃。该工艺条...
关键词:四氯化硅 气相水解法 超细白炭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