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

作品数:33被引量:26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听觉声音文化研究进化论梅洛-庞蒂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中国图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史发声:对陈平原《有声的中国》的听觉与声音理论诠释
《南方文坛》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王敦 
文化史家为了触摸历史真实,既要寻找历史遗存,也需要对历史的意义进行阐释。对后者的再认识,也会带来对前者的再发现,反之亦然。然而,现代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的割裂,铸就了对历史真实进行探寻的障碍。学者们的努力被分流到文学、史学、...
关键词:陈平原 历史遗存 知识结构 理论诠释 文化史 考古学 专业壁垒 
“歌剧本性”再思——统合声音与意义的“人声”问题
《中国音乐》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王敦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听觉文化研究的话语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8BZW009)的研究成果。
“歌剧本性为戏剧性”这个命题值得再思“。戏剧性”是概念,歌剧本性是要落实在人的发声状态里才谈得上得到呈现。人的发声也不等于狭义的人声概念,而是比“音乐学“”音乐”“戏剧”等更原初的存在。人的发声是“发自肺腑”的,发声所...
关键词:歌剧 戏剧性 梅洛-庞蒂 声音现象学 音乐学 
歌剧之“声”——声音现象学与歌剧艺术实践的互为阐释
《中国音乐学》2024年第2期120-125,134,共7页王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听觉文化研究的话语建构研究”(18BZW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歌剧集声音情动、语言表述和意义传达于一身,是对诗、乐、舞不分家之原初状态的一种回归。歌剧之“声”是“戏剧仪式化发声”最复杂、最集中的体现;“戏剧仪式化发声”是对无声的“内在嗓音”的外显。在这个意义上,“内在嗓音”是歌剧...
关键词:人声 歌剧 梅洛-庞蒂 唐·伊德 声音现象学 
电影发声:声音与影像的捉迷藏被引量:4
《电影艺术》2023年第6期136-142,共7页王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听觉文化研究的话语建构研究”(批准号:18BZW009)阶段性成果。
米歇尔·希翁在其早期电影理论著作《电影所发之声》一书指出电影的声音与影像构成“捉迷藏”游戏。“所发之声”(voice)和“幻象式听觉”(acousmatic)是其电影声音理论的两个关键概念。这一思路通向对电影视听幻术深层机制的阐释。电...
关键词:米歇尔·希翁 发声 幻象式听觉 主体性 
听觉本体论建构:唐·伊德的“声音现象学”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23年第3期154-161,共8页王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听觉文化研究的话语建构研究”(18BZW009)的阶段性成果。
听觉和声音被以往的现象学哲学所忽略。国外现象学脉络中的学者如美国的唐·伊德试图弥补这一盲点,其思路是借助听觉维度转向开启声音现象学,从而构建听觉本体论。听觉本体论探讨的是作为意向性活动的听觉,声音现象学探讨的是作为意向...
关键词:现象学 听觉文化研究 唐·伊德 梅洛-庞蒂 视觉主义 
当人文研究遭遇“听觉”课题:开拓中的学术话语被引量:6
《东岳论丛》2018年第8期149-157,共9页王敦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都市听觉文化研究"(14WYB036)研究成果
为听觉文化研究话语的发展动态绘制一幅地形图,目的是发现、勾勒和阐述该领域前沿的问题意识、学术增长点和概念端口。如下问题在该领域的话语开拓与建构中尤为重要:(一)跨学科知识坐标和知识网格的搭建,(二)对哲学和思想史中听觉性知...
关键词:听觉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视听二元对立 SOUND Studies 学术话语建构 
“听觉文化研究”与“声音政治批评”的张力与互补——与周志强商榷被引量:9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7期68-73,共6页王敦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都市听觉文化研究"(14WYB036)
目前具备文化人类学倾向的"听觉文化研究"和具备文化社会学倾向的"声音政治批评"处于张力与互补共存的对话关系之中。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张力和互补。第一个层面是在学理主张层面,即如何理解文化政治、声音、听觉三者动态关系。声音政治...
关键词:听觉文化研究 声音政治批评 文化批评 文化研究 
广播与想象的共同体被引量:7
《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51-59,共9页米歇尔·希尔穆斯 王敦(编译) 程禹嘉(编译) 
广播有从文化上、语言上团结民族的力量。20世纪20年代,广播这一表现形式的诞生与发展,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的认可的。这套文化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远超过节目播出这一行为本身。听众们通过广播创造共享的共时性经验,对于本尼...
关键词:广播 空间 文化 想象的共同体 
音响生态学:都市空间的声音秩序被引量:4
《文学与文化》2017年第4期48-54,共7页罗兰德.阿特金森 王敦 高宇 
我们在考虑城市的结构的时候,声音往往被忽略。音乐、声音和噪音所拥有的指代特定区域、分割空间的效力,促成了音响生态学(The sonic ecology)的生成。城市空间中的声音生态,既具备空间性也具备时间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具备社会影响效能...
关键词:城市 声音景观 音响生态学 
城市的声音:现代早期欧洲城镇的声音景观被引量:18
《文学与文化》2017年第4期55-63,共9页大卫.加里奥 王敦 李泽坤 李建为 
在17、18、19世纪的欧洲城镇,人们听到的声音与现在的迥然不同,差异之下更有深层原因:与我们今天试图逃避城市噪音不同,对早期现代城镇的居民来说,声音是信息的关键来源。声音形成了一个符号系统,其传递消息、帮助人们随时随地确定所处...
关键词:声音景观 城市 欧洲城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