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兴斌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银幕《百鸟朝凤》叙事救赎小说改编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评介》《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新时期以来河北电影的民族性特征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7年第6期00001-00002,共2页窦兴斌 
河北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中的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特殊的区域特征与燕赵文化积淀的影响,对于国家与民族想象的建构具有独特的影像表达方式。论文从地缘文化特征入手论述河北地缘文化、自然环境、政治变化与时代环境对河北电影创作的...
关键词:新时期 河北电影 国家民族形象 地缘文化 
《百鸟朝凤》:多层叙事的文本建构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困境和救赎想像被引量:4
《电影评介》2016年第9期13-15,共3页窦兴斌 
电影《百鸟朝凤》是中国第四代导演吴天明根据发表于2009年《当代》第二期肖江虹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在小说开篇作家就对"百鸟朝凤"做了注解,"百鸟朝凤,发音bǎi niǎo cháo fèng释义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
关键词:《百鸟朝凤》 传统文化 文本建构 想像 救赎 困境 叙事 小说改编 
东北二人转文本间性的审美观照
《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6期115-118,共4页窦兴斌 
二人转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著名戏剧家吴祖光认为二人转是“一网打尽”的艺术,它一直在不断地吸取各种艺术的精华,从不封闭自己,能够“化它为我”,不断增加自身的魅力。可见,二人转从形成初期就是一个融合、吸收的过...
关键词:东北二人转 文本间性 审美观照 艺术形式 表演技巧 曲调风格 载歌载舞 武打动作 
中国当代银幕上癫狂者形象的文化类型分析
《电影评介》2015年第17期79-82,共4页窦兴斌 
当代中国银幕丰富多彩,表现疯癫者形象的影片的确不少。为了便于对这类群像有深刻理解,以他们在影片中承担的文化功能将他们分为三类进行分析:"规避—追求"的策略型,"秩序—自由"的祭品型和"庸众—先知"的告喻型。这种分类方法与福柯分...
关键词:类型分析 品型 痴呆者 王秋赦 城南旧事 姜文 《芙蓉镇》 幻想症 编导者 电影作品 
浅谈铁凝作品《笨花》的民族性建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4-26,共3页窦兴斌 
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如何在世界文化中为民族文化争得一席之地,防止民族化被稀释或被淹没,这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显得格外重要。作家铁凝的最新创作《笨花》,在众多方面显示了民族文化的特征。从作品体现的地理环境特征,民族成员的...
关键词:铁凝 《笨花》 民族性建构 
从《三峡好人》揭示贾樟柯影片中遮蔽的双层游走空间
《电影评介》2007年第21期44-44,共1页窦兴斌 
关于贾樟柯作品的诸多分析中,游走空间始终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从《小山回家》到《三峡好人》诸作品着意塑造的底层小人物漫游者的职业身份和在生活不断寻求的精神诉求,影片《三峡好人》更加清晰的透漏出这种双重的游走主题。
关键词:《三峡好人》贾樟柯 游走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