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时

作品数:2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人诗歌文学评论大学生灵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武警》《语文教学之友》《诗选刊》《平顶山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刊首寄语
《语文教学之友》2024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苗雨时 
漫漫峥嵘路,百十年发展史,我们的刊物也走过了43年的历程。这些年来,我们始终遵循服务语文教学的办刊宗旨,积极探讨语文教学理论与方法、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和成功经验,近距离服务教学一线,努力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优秀教学成果 办刊特色 办刊宗旨 语文教学 更新理念 贴近教学 立足地方 教学理论与方法 
从大学生诗人到战士诗人--李瑛的人生与创作转变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5-12,共8页苗雨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17JJD750002)阶段性成果。
在李瑛漫长的诗歌人生中,从北京大学时期的大学生诗人到参加人民解放军后逐渐成为战士诗人,这个转变是根本性的。正是这种转变,奠定了他作为爱国主义军旅诗人在当代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李瑛 大学生诗人 战士诗人 
我和《诗探索》的结缘与我的诗学探索
《诗探索》2020年第5期45-48,共4页苗雨时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诗的年代。历史的转折,大地的复苏,时代的晴空充盈着一种葱俊进取的青春气象。在此种拨云见曰的精神气候下,一个个诗的新潮,悄然而又急剧地风涛迭起。先是朦胧诗,后有新生代……与此相应,诗歌的理论研究,也在反思、...
关键词:诗探索 论辨 复苏 
他发现了文学评论的哪块短板--“《周纪鸿文学评论》三问”之一被引量:1
《博览群书》2020年第7期63-65,共3页苗雨时 
周纪鸿的文学评论集,近曰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者作为80年代的大学生,如今也已年逾花甲,长期以来孜孜以求地在文学评论的园地上辛勤耕作。我是他曾经的老师,真为他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
关键词:文学评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纪鸿 取得的成绩 大学生 孜孜以求 80年代 
生态学视阈下的诗与画——评寇宗鄂
《诗探索》2019年第5期104-107,共4页苗雨时 
生态学文学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与社会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及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密切关联。自然环境的污染与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反思和关注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此,生态学...
关键词:生态文学批评 诗与画 价值尺度 自然环境 生态学 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世纪以来 工业化进程 
青春岁月的镜花水月
《诗选刊》2019年第7期95-97,共3页苗雨时 
春节逛花市,最显眼的是各色水仙,中国的,西洋的,水清花秀,摇曳多姿。买一盆回家,放在书桌上,阳光从窗外透射进来,水仙花春意盎然。水仙,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雅称'凌波仙子',源于曹植的《洛神赋》中关于洛水女神的传说。'飘忽若神,凌波微...
关键词:青年诗人 水仙花 《诗刊》 
李瑛,像丰润的还乡河
《博览群书》2019年第6期38-39,共2页苗雨时 
李瑛是影响当代中国诗史的重要诗人,也是一位终生不渝的爱国军旅诗人。他1926年出生于河北丰润县,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1949年毕业后就参军,当了一名战地记者。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半个多世纪的...
关键词:李瑛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故乡 
一座诗人批评家的立体塑像——评《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22-26,共5页苗雨时 
霍俊明关于著名先锋诗人批评家陈超的近50万字的评传《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准确地揭示和阐释了陈超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与此同时他还着力强化了陈超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界的重要位置。该评传通过个人...
关键词:诗人批评家 陈超 评传 立体化 精神塑像 
中国当代现代主义诗歌是怎样萌芽的——评《林莽诗画1969—1975白洋淀时期作品集》
《诗探索》2018年第5期98-101,共4页苗雨时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从地下浮出地表。首当其冲的是朦胧诗的出现,被称为“新的崛起”。然而,其最初的萌芽是怎么孕育的呢?这就不得不追溯到“文革”期间的“白洋淀诗群”。这是一群北京来白洋淀插队的知识青...
关键词:白洋淀诗群 中国当代 现代主义诗歌 林莽 萌芽 作品集 诗画 现代主义文学 
陈超个人历史化生命诗学体系被引量:1
《诗探索》2018年第1期79-89,共11页苗雨时 郭友钊 王之峰 王克金 
陈超(1958-2014年),祖籍河北。1978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并于学生期间首次公开发表诗歌《未来》和诗学论文《试谈鲁迅早期的新诗》,从此与诗结缘。热爱诗歌,写诗、读诗、论诗、教诗,成为毕生的事业④。
关键词:诗学体系 陈超 中国青年出版社 历史化 河北师范大学 远方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生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