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其荣桂

作品数:15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和解制度化纠纷解决逻辑行动者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法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旧俗、革命与感情——20世纪50年代中国婚姻纠纷解决的话语实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0-22,共13页萨其荣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法律制度的自然演化与理性构建的法社会学研究”(12CHS012)
纵观20世纪50年代婚姻纠纷解决实践,主要涉及三种话语体系:一为关于旧婚姻制度的话语体系,二为“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革命话语体系,三为在婚姻纠纷中导入的以夫妻感情作为衡量婚姻关系好坏乃至离婚标准的道德...
关键词:封建婚姻 婚姻纠纷 话语解释 话语策略 
古代蒙古人的犯罪观与刑罚文化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184-189,共6页萨其荣桂 
蒙古人的矛盾性格在其习俗与法律中体现为内外有别的二元犯罪观与相对宽和的刑罚文化。当时的蒙古各部落内部因"约孙"的调整而相对稳定,却因为部落间的仇恨和争夺而连年混战,与其二元犯罪观有关。蒙古人的刑罚从帝国前期的极端严苛发展...
关键词:蒙古人 犯罪观 刑罚文化 
蒙古族聚居区的刑事和解实践考察——文化与个体行动逻辑的解释框架被引量:1
《民间法》2012年第1期349-370,共22页萨其荣桂 
在人们的经验感受中,在人口少、文化单一的社会里,纠纷和案件本身就不多,并且因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所决定,必定呈现出不同于主流文化和主流城市社会的个性特征。在现代化程度较低的传统社会,保留了更多的民间习惯和私力救济等传统。...
关键词:刑事和解 蒙古族刑事习惯法 酒文化 实用道德主义 
刑事和解实践中的行动者——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制度变迁与行动者逻辑被引量:16
《现代法学》2012年第2期97-114,共18页萨其荣桂 
真正的制度创造者实际上是社会上的各个利益主体和行动者,历史就是在各个主体的行动中推进的。在各个主体行动的利益考量、相互博弈等过程中显示出制度运作的最为真实的生存逻辑。在刑事和解的制度化进程中,首先,作为行动者之一的司法...
关键词:刑事和解 制度化 行动者逻辑 
刑事和解:理论、政策与实践被引量:1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28-43,共16页范愉 萨其荣桂 
中国人民大学纠纷解决研究中心重点标志性研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近年来,我国有关刑事和解的理论研究和各地司法机关的相关实践迅速形成热潮,与西方国家恢复性司法等理论和刑事和解的实践形成呼应,并在"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下出现制度化的趋势。在我国法律文化、社会意识、当事人行为和司法传统中,都...
关键词:刑事和解 恢复性司法 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 司法惯行 
刑事和解制度的社会功能与政治功能及其结构被引量:1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69-74,共6页萨其荣桂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05JZD0004)
对任何一项制度而言,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缺少哪一项都会致使这一制度无法存活。而且,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甚至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都可能会成为制度存活和发展的障碍。刑事和解的社会功能包括纠纷解决功能...
关键词:刑事和解 政治功能 社会功能 
刑事和解裁量权引论被引量:2
《河北法学》2010年第4期118-122,共5页萨其荣桂 
范愉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多元化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的建构>(05JZD0004)的子课题<刑事和解与治安纠纷解决>的研究成果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刑事和解是刑事裁量权的产物。各个国家的刑事和解尝试都是在法律尚未规定的时候,在实践中慢慢发展起来的。所以它产生的权力基础在于刑事司法领域中的裁量权,如果没有一定的裁量权,刑事和解制度不可能在现有的法律...
关键词:刑事和解裁量权 刑事和解 裁量权 
刑事和解的惩罚逻辑——惩罚、私力救济及刑事和解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萨其荣桂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编号:05JZD0004)
制度只能满足大多数人即社会性的需求,其中少数人的需求会被忽略,刑事司法制度满足了人们的报复需求,却忽略了其获得补偿的愿望。所以,在个案中,得到补偿的愿望大于报复愿望的受害者希望自己的损失得到赔偿,伤害得到补偿,如果对报复和...
关键词:刑事和解 惩罚 补偿 私力救济 
中国现阶段刑事和解的制度化趋势及其特征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7-100,共4页萨其荣桂 银福成 
稍加观察近几年关于刑事和解的制度化实践,就可以发现,刑事和解的实践最先始于一些地方司法机关的尝试,随后开始向全国范围推进,并且与理论研究形成了紧密的呼应。这种制度化实践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刑事和解的制度化实践并非司法机关...
关键词:刑事和解 制度化 特征 
纠纷解决的社会结构分析:案件社会学引论被引量:4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44-48,共5页萨其荣桂 
纠纷解决研究中具有多种视角。其中,社会结构视角是考察在纠纷解决的全部过程中,纠纷的社会结构即纠纷当事人的社会距离、关系距离、社会特征等因素所发生的各种影响。在中国的语境中,纠纷解决的社会结构分析——案件社会学——将考察...
关键词:纠纷解决 社会结构 案件社会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