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光琦

作品数:29被引量:34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壳结构地震层析层析成像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地球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羌塘及南缘地区的地壳结构被引量:6
《地质学报》2016年第8期1715-1724,共10页钱辉 李海兵 刘栋梁 薛光琦 吴珍汉 
地质调查项目羌塘地体地质长廊和含油气盆地构造背景综合研究(12120115026901)资助的成果
通过对INDEPTH III宽频地震资料的处理,采用最新发展的接收函数深度偏移叠加方法,获取羌塘盆地南部及与拉萨地块北侧的剖面。偏移图像勾画了羌塘地区的两盆夹一隆的基底,以及羌塘下地壳内存在的北倾构造序列。冈底斯的基底与羌塘地区有...
关键词:接收函数偏移 羌塘盆地 拉萨地块 Moho面 速度梯度 
接收函数H-k叠加方法在龙门山台阵的应用被引量:4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第1期91-98,共8页钱辉 李海兵 James Mechie 薛光琦 宿和平 崔湘 
地质调查局三维地质填图和深部地质调查试点"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
龙门山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对于龙门山断裂带的深部驱动机制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天然地震太站分布较少,难以获得水平分辨较高覆盖整个龙门山地区的深部构造图像.本文利用最新中德合作在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布置的天然地震阵列式台站数据,获...
关键词:接收函数 H-K叠加 龙门山断裂带 地壳厚度 平均速度比 
穿越冈底斯地体的宽频地震探测研究被引量:2
《地球学报》2014年第6期713-718,共6页薛光琦 吴珍汉 赵文津 宿和平 史大年 钱辉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120185)资助
青藏高原是大约60 Ma以来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直接碰撞形成的,是研究大陆碰撞过程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最佳场所。冈底斯构造带位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前沿地带,对冈底斯构造带的探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对大陆碰撞过程和整个青...
关键词:冈底斯 宽频地震探测 层析反演 部分熔融 
柴达木盆地东缘和祁连造山带中段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被引量:2
《国际地震动态》2014年第1期6-14,共9页冯梅 赵文津 薛光琦 宿和平 James Mechie 安美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4039)资助
作为藏北宽频地震国际合作INDEPTH-IV项目后续工作的一部分,项目组于2010年9月—2011年8月期间在柴达木盆地东缘和祁连造山带中段,大致沿北东方向部署了25个宽频地震观测台。通过对记录的地震事件面波和台站间环境噪音互相关格林函数频...
关键词:壳幔结构 面波层析成像 柴达木盆地东缘 祁连造山带中段 
藏北低速体存在的地震学证据——INDEPTH4宽频地震结果被引量:9
《地球学报》2011年第3期331-335,共5页薛光琦 赵文津 宿和平 钱辉 冯梅 James Mechie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探测与地壳活动特征"(编号:1212010511809);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德国GFZ地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INDEPTH-IV地震探测剖面,始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穿越东昆仑造山带、金沙江缝合线,终止于羌塘地体。本文作者利用天然地震体波完成了该区的三维走时残差反演,勾划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深部构造格局。研究区最显著的现...
关键词:昆中断裂 地震层析 低速体 INDEPTH—IV 
岩浆岩型铁矿地球物理特征归纳探讨
《矿床地质》2010年第S1期667-668,共2页薛光琦 董英君 
在参与"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中,通过对现有地质地球物理工作成果的再归纳、分析,发现往年的资料仍有深入研究的潜力。一些曾被认为是正常场的低缓磁异常,经过现代技术的探测,被勘探出新的矿田;一些隐伏矿体,也揭去了面...
关键词:地球物理特征 岩浆岩体 钒钛磁铁矿 地磁异常 异常分布 归纳 岩浆晚期 成矿规律研究 矿床 矿产资源 
国际合作INDEPTH项目横穿青藏高原的深部探测与综合研究被引量:30
《地球学报》2008年第3期328-342,共15页赵文津 吴珍汉 史大年 熊嘉育 薛光琦 宿和平 胡道功 叶培盛 
INDEPTH项目(编号:1212010511809)资助
国际合作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深部剖面探测(INDEPTH)计划自1992年开展以来,圆满完成I、Ⅱ、Ⅲ3个阶段研究任务,揭示了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腹地的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在国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10多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受到国际...
关键词:深部探测 青藏高原 INDEPTH 综合研究 大陆动力学 
地震层析对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认识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06年第8期1156-1160,T0005,共6页薛光琦 宿和平 钱辉 姜枚 
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作用及其效应专项"项目(编号2001010206);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重要成矿带找矿模型及技术方法"项目(编号1212010561605);美国NSF(编号EAR99-09609)资助的成果。
通过对中美合作Hi-CLIMB项目在尼泊尔境内及西藏萨嘎以南采集的宽频地震数据的分析研究,笔者用远震层析反演方法对喜马拉雅—西藏碰撞带之下一些关键地段的关键性深部信息进行探讨,进一步证实印度板块在向北俯冲时,引发最剧烈的构造变...
关键词:喜马拉雅 逆冲断裂 地震 速度 
青藏高原西缘上地幔构造特征——穿越西昆仑造山带的接收函数反演被引量:7
《地质论评》2005年第6期708-712,共5页薛光琦 钱辉 姜枚 
中国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研究基金专项(编号20001010201);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资助的成果
塔里木岩石圈和青藏高原岩石圈汇聚于空喀山断裂一带,推测塔里木岩石圈在向南俯冲,而青藏高原岩石圈也在持续地向北推进;位于空喀山断裂带北侧的甜水海地体下方存在一深达200 km的S波低速异常,描绘了由于多期的造山运动使得昆仑地体的...
关键词:接收函数 塔里木 青藏高原 局部熔融 转换界面 俯冲 
拉萨地体内低速异常成因的探讨——壳内局部熔融的地震层析证据被引量:5
《地球学报》2005年第5期411-415,共5页薛光琦 王有学 宿和平 
国土资源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编号:20001010)资助。
青藏高原南部天然地震体波的层析反演图像描绘出拉萨地体内在15~90 km深度内低速异常的分布特征.在研究速度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熔融程度与纵波波速呈倒数衰减的特性,论证了拉萨地体中低速体的出现与壳内的局部熔融有关.壳内局部熔融则...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震层析 速度 局部熔融 异常成因 低速体 拉萨 体内 证据 地壳增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