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婕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批评80年代文学20世纪80年代文学寻根文学《小鲍庄》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青年文学家》《北方文学(下)》《红河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看文学史如何定义《小鲍庄》与“文化寻根”被引量:1
《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42-45,共4页邓婕 毕文君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评价史视阈下的八十年代小说研究(12WX28)
说到《小鲍庄》与"文学寻根"的关系,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毫无疑问地认为《小鲍庄》该归属于这一"思潮",这是今天的文学史给我们的结论。事实上,当我们重新翻阅80年代有关这部作品的文学批评时,会发现这个结论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理所当然...
关键词:《小鲍庄》 文学批评 寻根文学 
批评的建立与小说的评价史问题——以80年代的王安忆小说批评为例被引量: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34-39,共6页邓婕 毕文君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评价史视阈下的80年代小说研究"(12WX28)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元问题",小说批评在其中具有极为典型的示范意义。而以80年代的王安忆小说批评为例,梳理新时期文学批评在建立过程中所引发的批评模式、批评话语、批评姿态的转变,这不仅表征了当代文学批...
关键词:王安忆小说 80年代文学 小说批评 
小论文学主体审美与宗教内省关照之间的联系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0期4-4,共1页邓婕 
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也都可以从中追寻到宗教的影子,本文将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浅析一下文学主体审美与宗教内省观照之间的联系,以此帮助了解我们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及其意义。
关键词:宗教 文学 联系 
浅论审美观照下白先勇小说的思想性
《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7期35-35,共1页邓婕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如是评价:“白先勇是现代中国最敏感的伤心人,他的作品最具‘历史感’。如他所评,白先勇作为最敏感的伤心人,透过犀利的眼光对社会进行最灵敏的审视,用极尽华美从容的笔调刻画了一幕幕虚无的人生,似在哀婉...
关键词:思想性 放逐 怀旧 虚无 
女性写作的挣扎与困顿——论王安忆长篇新作《天香》被引量: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350-353,共4页邓婕 毕文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关联研究"(11YJC751002)阶段性成果
在当代文坛,王安忆是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脉搏和精神地理把握得最为准确、描写得最为细腻的一位女作家。而《天香》这部作品的问世无疑可以看作是"上海系列"的进一步完善,但同时也能清楚感受到它是作家一路创作以来将女性写作的困顿与...
关键词:女性写作 个人化 客观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