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珍

作品数:63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作家协会更多>>
发文主题:诗人诗歌诗歌创作文学创作写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写作(中)》《北方文学》《百家评论》《飞天》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河风景与草木之心——鲁微诗集《素日》读后
《百家评论》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邢海珍 
诗集《素日》是一部很有底气和质量的诗集,表现出诗人鲁微诗路跋涉的不菲成就,他深度关注社会人生、富有强烈的时代感。诗作充分关注自然生态、怀有人类的大爱之心,由继承传统到追求艺术创新,不断以扎实的努力实现更高远的文学目标。
关键词:寄情理于境象 顺乎自然 “北部”抒写 拥抱时代 
为远去的文人们画像(组章)
《当代教育》2023年第3期146-148,共3页邢海珍 
故土之上的家国情怀——韩文友散文集《我的江山雪水温》序
《北方文学》2023年第24期132-136,共5页邢海珍 
知道“雪水温”已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三个字一组合,很有些令人称奇。雪本来是冷物质,即使是雪水,也多近寒凉,而偏偏后边出了一个“温”字,顿时有了一种向暖而生的情,这简直就是诗。那是二十多年前,在大学的写作课堂上,我从韩文友的...
关键词:中俄边境 家国情怀 写作课堂 韩文 水温 
为时代潮头的国之重器而歌 ——评朱军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巨浪》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4期32-35,共4页邢海珍 
朱军的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巨浪》,作为荣获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优秀作品,从容而深切地描述了中国核潜艇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制造以及从无到有、进而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长篇报告文学 发展历程 东方 核潜艇 优秀作品 
以内敛之心在些微处放大自我——读雪鸮组诗《一小块铁》
《北方文学》2022年第24期48-52,共5页邢海珍 
大千世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景致;诗歌也是路数不同,诗人各据一方,演绎各自不同的玄妙。翻开雪的组诗《一小块铁》让我眼前一亮,又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不事浓墨重彩去张扬的诗人,这些吝嵩于铺排染的诗歌,是凝心聚神者穿过表象之维,在文...
关键词:极简主义 隐忍 铺排 组诗 浓墨重彩 
一个诗人和他的“森林”情结——读吴宝三诗集《北国,播种大雪》
《绿叶》2022年第4期64-69,共6页邢海珍 
1翻开诗人吴宝三出版的诗集《北国,播种大雪》,白山黑水的大森林气息扑面而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吴宝三逐渐成为著名诗人,成为因“森林”而著名的诗人。1963年,吴宝三在林业战线参加工作并开始了诗歌写作。1964年,他在《东北林业报...
关键词:诗歌写作 林业战线 大雪 诗集 情结 森林 北国 白山黑水 
看传统中的个性突破——读张洪波的诗
《北方文学》2022年第6期119-125,共7页邢海珍 
前些年,写过几篇关于张洪波诗歌的评论,或者“评论”说不上,就算读后感吧。张洪波的诗写得很实在,但很有个性。我不说他是现实主义,也不说他是其他什么主义,好诗,没有什么“主义”也行。
关键词:张洪波 读后感 现实主义 评论 个性 诗歌 
从低处的质朴中打开一片天空——尹群小说阅读札记
《文艺评论》2021年第2期88-94,共7页邢海珍 
尹群在质朴的叙述中寓含充分的人情人性汁液,是具象的情境之维,又流动着丰富的精神气血,是情境交融,是事理兼备,把具象的人与事的因素同形而上的精神品质很完美地融于一处。尹群小说真正是"小",小人物,小事体,不贪大,不猎奇,是以小见大...
关键词:尹群 小说 研究 
深情叙写与诗的纪念--李皓长诗《我想坐车再去一趟武汉》简论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7-21,共5页邢海珍 
长诗以充分的叙事内涵打开了外部世界的天地,把心灵的封闭之门敞向他者,在丰富的具象世界里寄托情感,并使其博大和曲折的流势获得广阔的回旋空间。以心理的结构方式,采取散点透视、意识流动来实现具象画面的拼接组合,以抒情调式的连贯...
关键词:叙事 诗化进程 情境深度 
感悟与思辨中的黄河诗境——高若虹诗歌论
《文艺评论》2020年第5期97-103,共7页邢海珍 
1高若虹是近年来一位引人瞩目的诗人,组诗《黄河滩上》获得了2017年红高粱诗歌奖,他大量的充满西北风情和浓郁乡土特色的作品广受好评。汤汤奔流的黄河水从远古到今天,以不绝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于是歌唱母亲河就成了中国...
关键词:诗歌奖 文学作品 黄河岸边 高若虹 黄河滩 红高粱 乡土特色 佳作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