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巧英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德语专业学生择业就业倾向迷雾弗洛伊德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科技信息》《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关于宁波大学德语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年第6期137-138,共2页钱美娟 金巧英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宁波大学首届德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状况及专业水平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了解到当前的人才市场对德语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要求,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高校德语类人才培养和学生的自我培养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关键词:德语专业 毕业去向 大学生 
宁波市区公厕现状调查及分析
《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第17期278-280,共3页徐芸 金巧英 
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明城市的建设,城市形象大幅提升,但在公厕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提升宁波市的文明形象,调查以宁波市市区公厕为切入点,从小范围着手,分析宁波市公厕现状,并就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实际...
关键词:宁波市市区 公厕 现状 方案 
德汉熟语的文化比较及其翻译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金巧英 
宁波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0574)
中德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熟语。德汉熟语间的翻译其实是两国文化的再现。文章从文化视角出发,运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形象转换法或意译法对德汉熟语进行互译,力求在目的语中保持熟语的源语文化风貌,以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关键词:德汉熟语 文化 翻译 
拨开层层迷雾 寻找光明未来——关于德语专业学生择业就业倾向的调研分析被引量:5
《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第16期186-188,共3页李珊珊 金巧英 
宁波大学自2007年开设了德语专业,开始为宁波市场提供具有专业德语素质的人才,而对于年轻的宁大德语专业来说,宁波地区德语国家投资企业可以提供多少就业岗位成为亟须思考和了解的问题。针对这种需求,我们进行了各方面实地访问和调研,...
关键词:宁波 德语专业 择业和就业倾向 问题和解决建议 
德汉成语来源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71-72,75,共3页金巧英 
宁波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0574)
成语是各民族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德、汉成语由于其来源的文化背景不同,使其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德语 汉语 成语 文化内涵 
弗洛伊德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被引量:1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54-57,共4页田樱花 金巧英 
弗洛伊德是一位法国的精神病医生,他一生以治病著书为业,却对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对几篇佳作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弗洛伊德主义的内容与主要支柱,并从中一窥弗洛伊德本人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西方文学 二十世纪 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主义 人格魅力 精神病 
浅析中国德语学习热被引量:2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2期76-77,共2页金巧英 
作为经济、技术和教育强国的德国,随着其与中国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以及其推行宽松的留学政策,为德语走进中国打开了便捷之门。同时,中国对德语人才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德语在中国的发展。可以预见,德语作为一个发达地区民族的语言...
关键词:德语学习 交流合作 留学政策 外语人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