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繁华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孔子礼乐思想礼乐观笔记小说宋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师范学院学报》《大众文艺(学术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宋人笔记小说中王安石的负面形象被引量:2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2-35,共4页阳繁华 唐成可 
王安石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现有的宋人笔记小说中,王安石的形象以负面为主,主要表现在:诡异的出生,性格执拗、强忮,心胸狭窄,祸国害家,等等。造成这一负面形象的原因在于:与宋代党争有关,南宋初期统治者及其追随者的污蔑,与新学...
关键词:宋代 笔记小说 王安石 负面形象 
论元杂剧中的范仲淹形象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年第7期179-179,共1页阳繁华 
范仲淹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有着"忧天乐人"的崇高品格。而元杂剧中的范仲淹,虽然保留着其历史形象的底色,但元代剧作家有意识地对范仲淹的形象进行了处理,造成了其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之间的微妙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必然选择、舞...
关键词:元杂剧 范仲淹 形象 
从《论语·八佾》篇看孔子的礼乐思想被引量:3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49-52,共4页阳繁华 
《论语.八佾》篇中主要讲述孔子思想中的礼和乐,它包括孔子所谈"礼"之背景、来源、本质和礼之用四个方面;"乐"的演奏之道、"乐"的本质内容。篇章中关于礼、乐内容之丰富、深刻,对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孔子思想中的礼乐观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八佾》   礼乐观 
简论“李何之争”被引量:1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212-214,共3页阳繁华 
"李何之争"是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论争的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李、何是否遵循"法式;"其遵循"法式"所用的方法以及最终所达到的文学目的;二者对自己以及对方文学风格的看法。"李何之争"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
关键词:文学复古运动 “李何之争” 论争内容及意义 
浅论《搜神记》中的神仙观被引量:1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37-38,共2页阳繁华 
干宝编撰志怪小说《搜神记》的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巫"。其中对道教中的神仙亦有不少记载,小说描述了神仙的长生不老,变幻神通;早期道教道士与神仙的关系;以及神仙世界的等级观念。从而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神仙世界,蕴含着鲜明的神仙观。
关键词:搜神记 道教 神仙观 
论康与之的词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22-127,共6页阳繁华 
康与之是两宋词坛上有特殊经历的词人,以康与之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为背景,全面分析康与之词产生的原因以及其词所具有的特色,将有助于重新认识康与之其人其词。
关键词:康与之 情爱词 怀古词 应制词 贬谪词 
浅论郑珍的儒家情怀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年第9期167-168,共2页阳繁华 
晚清著名诗人郑珍被奉为"西南巨儒",在于其一生践行着儒家思想传统的合理内核。他身处封建末世,目睹黑暗现实而忧民伤世;一生颇不得志,却躬耕于垄亩,致力于教书育人,奉行耕读传家的治家理念。
关键词:郑珍 儒家情怀 物与民胞 耕读传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