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君

作品数:10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更多>>
发文主题:绘画组画本科毕业教学改革可行性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界》《当代油画》《美术教育研究》《美术观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典故与抽象绘画的表达方式:以赛·托姆布雷的《勒班陀》(Lepanto)组画为中心
《美术学报》2021年第4期114-118,共5页陈子君 
赛·托姆布雷的《勒班陀》(Lepanto)十二幅组画是慕尼黑Brandhorst博物馆所收藏的重要藏品,也是艺术家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赛·托姆布雷的《勒班陀》(Lepanto)组画创作背后的历史典故以及其如何重新再阐释和再描绘历史...
关键词:赛·托姆布雷 历史典故 《勒班陀》(Lepanto)组画 表达方式 
陈子君 作品
《西湖》2020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陈子君 
为美术生创造全方位的舞台——关于美术院校本科毕业创作展示的可行性补充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145-145,共1页陈子君 
每年的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创作展览是面向社会的重要汇报展示,受关注度很高,但本身也存在场地方面的限制,如果在此期间,学院各个部门能够再分头举办各毕业生的个展,则既能让每一名毕业生得到最好的展示,充分体现学校的教学成果,又能让社...
关键词:教学改革 毕业展 个展 新型人才 
从个人创作经验谈写生的作用
《美术》2018年第1期78-81,共4页陈子君 
我们还需要写生吗?也许很多人都觉得不再需要,然而,我不这样认为。艺术发展到今天,怎么画,和画什么同样已经不具有任何争议了。怎么画,主要体现在画画儿的拭本能力上,比如对造型的把握,色彩的运用,笔触的控制等等,更高一步的...
关键词:个人绘画语言 创作经验 写生 艺术发展 画画 笔触 
陈子君
《当代油画》2017年第5期240-245,4,共7页陈子君 
自述:今天的绘画,如果只是一种用来展示绘画能力和技术的手段,那么画者对绘画的把控能力再高超,也无法通过它将我们带入到今天的艺术的知识系统中。所有的艺术都是在一定的知识系统中生效的。也许,绘画艺术还能成为一个包含了行为与经...
身体、经验与目标——关于绘画认知的一次转向
《美术观察》2016年第8期70-71,共2页陈子君 
当我将目光从画布移开,原先那些被遗忘的残留物——滴落在地上的颜料,忽然显现出生命。确实,它们静穆地存在于我们的关注之外,在无意识地洒落中逐渐形成,正如一幅画作的改变过程。但为什么,此前我无法注意它们的存在呢?当问号在...
关键词:绘画过程 身体 认知 经验 意识层面 残留物 无意识 画作 
从偶然性看绘画的多重可能性被引量:1
《美术学报》2016年第4期112-116,共5页陈子君 
本文立足于当下的艺术状况,以本人的创作经验和思考为出发点,从绘画过程充满偶然性的特性来看绘画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本文亦以涟漪效应来做比喻,在今天看似非常有限的绘画前景之下,只要我们意识到偶然性的无所不在,并懂得主动创造偶然...
关键词:涟漪效应 偶然性 开放 拓宽 概念 可能性 
变象中的真实
《美术学报》2011年第2期126-127,F0004,共3页陈子君 
这里所提到的变象中的真实是指在绘画中,在虚无迷离的不确定的表象下传达的一种真实的情绪、真实的体验、真实的气氛。不管你采用哪种艺术形式,当你能进入自由的创作状态时,作品与思想、心灵是共融的、是相通的。你的思想、你的心象总...
关键词:艺术形式 创作状态 作品 绘画 心象 
谈创作中对自然界痕迹的提取
《艺术界》2009年第2期108-109,共2页陈子君 
我们经常会在一堵残旧的破墙面前感叹说:这就像一幅画。如果我们能保持一颗孩童般的心.便能在自然界中发现种种的美以及寻找到种种不同的灵感。的确,在很多艺术家的创作中,会出现很多偶然的印痕和肌理形态。而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呢?
关键词:自然界 创作 提取 痕迹 艺术家 肌理 
陈子君:谈画一则
《艺术界》2005年第6期86-88,共3页陈子君 
绘画虽有它的局限性,但空间依 然广大。对于画画的人,个性和骨气非 常重要。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感人的东 西,不必去猜测别人,把它呈现出来, 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语言,学会坚韧 不拔,不断强化它,久了这种感人的力 量就会变大,就会独特,...
关键词:绘画 作品 组画 创作理念 创作思维 画面 真实感受 记忆 心境 牵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