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用

作品数:24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陈洪绶卷轴画艺术批评高校艺术人物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研究》《中国艺术》《美与时代(美学)(下)》《文艺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建用作品
《艺术市场》2025年第1期124-124,共1页陈建用 
仰视平凡——读《哥特式图像: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中的“自然之镜”
《艺术教育》2023年第4期51-54,共4页陈建用 
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象征符号。埃米尔·马勒在《哥特式图像: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一书中运用图像学研究的方法,以13世纪的法国学者博韦的樊尚的《大镜》为原典,寻绎法国宗教艺术的象征意义,使我们深刻地理解...
关键词:图像 宗教艺术 象征 自然之镜 
《筮仪象解》与陈洪绶晚期人物画的关系探蠡
《中国书画》2022年第9期26-31,共6页陈建用 
陈洪绶(1598-1652),是晚明的人物画巨擎。他以嵚崎磊落、奇谲怪诞之画风戛然独立,具有振衰补敝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对陈洪绶绘画艺术的研究,各有其检视的角度与关注的议题,多从画学渊源、技法风格、美学思想、艺术成就等方...
关键词:人物画 陈洪绶 仪象 画学 绘画艺术 美学思想 艺术成就 画风 
视而非见
《荣宝斋》2022年第6期224-229,共6页陈建用 
置身于“全球一体化”引领整个世界走向碎片化、同质化的当今时代,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面前,我们往往期冀划进代的创造性成果的同时,又在自我悖论中无所适从。时至今日,横亘在我们面前的艺术形态学和法逃遁的双重苦恼。
关键词:创造性成果 艺术形态学 传统与当代 东方与西方 碎片化 同质化 无所适从 全球一体化 
解构·再造
《书画世界》2022年第6期93-96,共4页陈建用 
艺术形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下思想意识形态持续迭代的产物,也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创作方法也“当随时代”。艺术家应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以往的创作模式与观念...
关键词:思想意识形态 中西文化交汇 艺术创作过程 时代精神 主观思想 个性需要 创作模式 外象 
撷取正脉 融冶求变——陈洪绶“师古观”对当前高校中国画临摹教学的启示被引量:1
《艺术教育》2020年第4期149-153,共5页陈建用 
文章以陈洪绶诗文集中题名为《画论》之文为锲入点,梳理辨析《画论》中所折射出的"师古观",针对当前高校中国画临摹教学存在的弊端,窥探"师古观"对现行教育体制下高校中国画临摹教学的指引作用,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文章有助于学生对学...
关键词:陈洪绶 师古观 中国画 临摹教学 
陈建用人物画作品
《书画艺术》2019年第3期93-93,共1页陈建用 
关键词:人物画 
靠近“香巴拉”的美——西藏美术之我见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8年第11期74-76,共3页陈建用 
西藏美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意蕴在世界文化艺术园地中独放异彩。从西藏美术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宗教性和世俗性、包容性和融合性三个方面阐释西藏宗教美术的艺术特征,从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窥寻西藏美术的审美意涵和内在特质。
关键词:香巴拉 西藏美术 民族性 宗教性 包容性 
缋事蠡说
《书画世界》2017年第12期79-82,共4页陈建用 
缋事于我,是一种观照世间万象、回视自心的一种参悟方式。人非圣贤,不敢说自己无功利之念,但我更痴恋“我行我素”,借绘画涤心炼性,蠲荡瑕秽,以平面的形式来阐释自我情愫和生命体验的立体,成就自己内在的同时,亦给人以美的熏陶...
关键词:生命体验 绘画 书画艺术 艺术评论 
陈建用作品
《国画家》2017年第3期61-61,共1页陈建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