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作品数:9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燃煤烟气COCO2膜吸收颗粒物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能源研究与利用》《膜科学与技术》《化工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多效太阳能膜蒸发净水器的研发与性能研究
《太阳能》2019年第9期56-61,共6页陈浩 丁业煊 金扬皓 秦晓彤 吴笛 苏中元 
介绍了一种高效利用太阳能净化苦咸水的装置,该装置利用全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集热,并为每一根集热管配备聚光器,同时减少了集热管的数量,不仅提高了传热工质水的温度,增加了集热管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效率,而且降低了装置的成本,更利于...
关键词:多效 太阳能 苦咸水净化 膜蒸发 净水器 
燃煤烟气中共存杂质对膜分离CO_2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燃料化学学报》2015年第1期100-107,共8页王霞 陈浩 瞿如敏 张琳 杨林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034)
利用自行搭建的膜分离实验台,考察了共存气态组分以及颗粒物对于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砜(PDMS-PSF)复合膜分离C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存气态组分中O2对于膜分离CO2有抑制作用;由于SO2浓度显著低于CO2,在短时间内对膜分离CO2没影响;水...
关键词:CO2分离 PDMS-PSF复合膜 共存气态组分 颗粒物 影响 
膜法分离燃煤烟气中CO_2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膜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3期135-139,共5页陈浩 瞿如敏 王霞 杨林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6034)
膜法分离CO2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CO2分离方法之一.文章介绍了膜法分离CO2两种主要机理,列举了传统分离CO2的有机膜材料及新型复合膜材料,同时,分析了在燃煤湿法脱硫净烟气膜法分离CO2中烟气共存气态组分和细颗粒物对于膜分离CO...
关键词:燃煤脱硫净烟气 分离膜 共存气态 颗粒物 
膜法吸收燃煤烟气中CO2之膜润湿机理及其改性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第6期190-192,209,共4页王霞 瞿如敏 陈浩 杨林军 冒咏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6034)
膜吸收法因吸收过程中膜润湿所造成的膜相阻力增加与膜表面形态改变是阻碍膜吸收法吸收CO2的工业应用的重要因素。首先叙述了吸收膜的润湿机理,并基于国内外所采用的提高膜抗润湿性的表面改性研究作了归类总结。最后,从提高疏水性能、...
关键词:吸收膜 CO2 润湿机制 疏水性 改性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分离烟气中的CO_2被引量:9
《化工进展》2013年第11期2778-2782,共5页瞿如敏 沙焱 陈浩 杨林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6034)
膜吸收法在大型工业燃煤电厂二氧化碳(CO2)捕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烟气组分对该技术效果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单乙醇胺(MEA)为吸收剂,开展了疏水性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组件分离模拟烟气中的CO2的实验研究,考...
关键词:烟气 膜吸收 二氧化碳 
铵基循环碳酸化固定CO_2被引量:3
《化工学报》2013年第6期2232-2239,共8页潘丹萍 郭彦鹏 陈浩 瞿如敏 杨林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6034)~~
由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CO2的捕集与封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模仿自然界钙镁硅酸盐矿物风化过程的碳酸化固定是实现大规模封存CO2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封存技术相比,碳酸化固定CO2环境风险性小,
关键词:铵基循环 CO2 碳酸化固定 氨水 电石渣 
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与共存气态组分对膜吸收CO_2的影响被引量:7
《化工学报》2013年第4期1293-1299,共7页沙焱 杨林军 陈浩 瞿如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6034)~~
由于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难以完全脱除,同时经湿法脱硫后烟气中水汽接近饱和状态,因此,有必要揭示细颗粒物及共存气态组分对膜吸收CO2的影响。采用燃煤热态试验装置,考察了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SO2、水汽对膜吸收CO2性能的影...
关键词:CO2 膜吸收 细颗粒物 共存气态组分 
底饲进料循环喷动床颗粒分布特性被引量: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第11期57-62,共6页陶敏 金保升 杨亚平 陈浩 
为研究底饲进料方式对于改善反应塔内颗粒分布对称性和均匀性的效果,在一台φ0.6m×15m的底饲进料循环喷动床冷态实验装置上,通过等速取样的方法得到反应塔内正向颗粒通量在截面上的分布规律,并比较不同操作条件对颗粒通量径向分布的影...
关键词:底饲进料循环喷动床 气固两相流 颗粒通量 分布均匀性 
底饲进料循环喷动床流场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1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9年第2期22-24,共3页陈浩 金保升 杨亚平 陶敏 
通过数值模拟和冷态实验,研究底饲进料循环喷动床(Underfeed Circulating Spouted Bed,UCSB)反应塔内的气相流场分布,并比较不同的操作条件对流场分布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相对于面饲进料,采用底饲进料能够显著改善反应塔内截面的流场...
关键词:底饲进料循环喷动床 面饲 流场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