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钢

作品数:23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粉碎四人帮口述资料疑点文革史实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改革》《党史文苑》《党史研究与教学》《同舟共进》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阐发·建构·还原:龚育之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原创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4年第1期91-104,共14页韩钢 周逸宁 
龚育之是公认的党史学界权威学者。不说龚育之先后参加六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十一大至十六大)报告的起草,参与中央文件(例如党的第二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和领导人讲话稿的起草,多年主持或参与主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人...
关键词:中共党史研究 龚育之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十六大 十一大 党的历史文献 编辑出版 中央文件 
晚年毛泽东
《江淮文史》2017年第2期4-12,共9页韩钢 
从“九一三”事件到病逝,毛泽东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五年。与“九一三”事件之前相比,毛泽东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极大变化。1972年2月一场大病后,他的身体就每况愈下,疾病缠身,听力、视力变弱,连站立都逐渐困难。与身体状况变化相...
关键词:晚年毛泽东 “九一三”事件 身体状况 心理发生 情绪变化 身心状态 
马洪与1960年代经济调整的几件大事
《同舟共进》2016年第12期45-48,共4页韩钢 
1960年代初期,马洪在国家经委工作,担任政策研究室负责人。正值“大跃进”导致异常严重的后果,中央终于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马洪参与了调整的几件大事。参与起草“工业七十条”“大跃进”期间,“破除迷信”,工业企业大破规章...
关键词:60年代 经济调整 “大跃进” 工业企业 政策研究室 国民经济 破除迷信 规章制度 
长征精神与历史遗产
《军事历史》2016年第6期1-8,共8页刘统 袁德金 韩钢 
长征不是红军事先设计好的走两万五千里,而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走一步看一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寻找出路,保存革命的力量。作为历史研究者,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宣传长征如何伟大,而且要不断深入探索长征给我们留下的历史经验和精神遗产...
关键词:长征精神 历史遗产 精神力量 精神遗产 历史经验 历史智慧 研究者 
中国政治大转机
《党史文苑》2016年第4期4-7,共4页韩钢 
"文化大革命"进行10年之后,中国政治在1976年发生重大转机。引起这个转机的,是粉碎"四人帮"这件大事。1976年,中国社会在经历1975年各方面整顿之后,因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重陷困局。这年接连发生一系列政治、社会乃至...
关键词:中国政治 中国社会 文化大革命 1975年 自然界 经历 翻案 右倾 
考证与分析:毛泽东晚年的“两件事”谈话被引量:3
《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3期14-21,共8页韩钢 
毛泽东晚年关于"两件事"的谈话流传已久,但聚讼纷纭。版本不一,谈话时间、对象、内容各异。关键在于迄今未能查到原始依据。据已披露的史料及谈话的内容推论,毛泽东晚年很可能作过这样的谈话,时间可能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病逝至28日毛...
关键词:毛泽东 两件事 晚年心理 
粉碎“四人帮”的史实和疑点
《晚晴》2015年第3期42-51,共10页韩钢 
关于粉碎"四人帮"的历史事件,学界有不少著述和文章。由于缺乏档案文献,研究者主要依据回忆和口述资料来梳理和讨论。亲历者和当事人的记忆多有龃龉和出入,研究者关于一些史实特别是细节的叙述也不尽一致;至于种种未经证实的说法,在...
关键词:粉碎“四人帮” 华国锋 历史事件 吴德 汪东兴 武健 口述资料 北京卫戍区 陈锡联 档案文献 
粉碎“四人帮”的史实和疑点(下) 抓捕姚文元准备了两套方案
《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8期24-29,共6页韩钢 
解决"四人帮"的方式是如何确定的?以往人们都以为从一开始就确定了"隔离审查"的方式,近些年来披露的当事人的回忆显示事情并不完全如此。
关键词:粉碎“四人帮” 姚文元 史实 抓捕 当事人 
粉碎“四人帮”的史实和疑点(上) 华国锋最早提出动议
《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7期20-25,共6页韩钢 
关于粉碎“四人帮”的历史事件,学界有不少著述和文童。由于缺乏档案文献,研究者主要依据回忆和口述资料来梳理和讨论。亲历者和当事人的记忆多有龃龉和出入,研究者关于一些史实特别是细节的叙述也不尽一致;至于种种未经证实的说法...
关键词:粉碎“四人帮” 史实 华国锋 历史事件 档案文献 口述资料 政治风险 研究者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评《走进毛泽东的黄昏岁月》
《江淮文史》2014年第1期135-157,共23页韩钢 
大概1990年代开始。“走近”一词流行起来,不少历史读物还以此作书名,无非想藉此表示作者或主人公同某位历史名人关系的密切或者对其了解的程度之深。此类读物大多是夸大其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本《走进毛泽东的黄昏岁月》...
关键词:毛泽东 黄昏 历史名人 主人公 90年代 护理人员 空间距离 读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