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豪

作品数:32被引量:47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土壤砂姜黑土土壤水盐运移田间试验研究水盐运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灌溉排水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狗牙根根系生长动态特征及其对土壤孔隙演变的影响
《土壤学报》2025年第1期54-68,共15页张靖 冉义国 马东豪 陈琳 吴英博 黄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320,41771266);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5000002021BF40001);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20208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21jcyj-msxmX1099)共同资助。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是生态绿化、固土护坡、植被重建和水土保持的常用草本植物,其发达的根系网络和独特的生长特性对于土壤孔隙的形成和空间重组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其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的作用,根...
关键词:根系性状 土壤孔隙结构 微根窗技术 根–孔交互作用 
长期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潮土团聚体分布和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
《土壤学报》2024年第3期824-835,共12页郭伟 周云鹏 陈美淇 李丹丹 王青霞 马东豪 赵炳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1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任务(XDA24020104-2);中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3)共同资助。
不同氮肥施用量显著改变团聚体分布、真菌群落组成及生物胶结物质的产生,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尚不清楚。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2005—2020年)为研究平台,其包含5个施氮水平:0(F0)、150 kg·hm^(–2)(F1)、19...
关键词:长期试验 施氮水平 团聚体稳定性 生物胶结物质 真菌群落 
封丘县典型农田土壤质量与时空变化特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4年第3期408-417,共10页谢越 马东豪 王擎运 赵炳梓 朱安宁 张丛志 张佳宝 李晓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7292);中国科学院野外站农田联盟项目(KFJ-SW-YW03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10401-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03,CARS-52)。
黄淮海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系统全面地评价该区域典型潮土的质量变化,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潮土分布的封丘县作为研究区,选取1984、2003和2011年的17项土壤指标,基于土壤参与生态过程中作物生产、碳固存、持水净...
关键词:土壤质量评价体系 土壤功能 黄淮海平原 TOPSIS法 GIS 
秸秆还田配合化肥减施对潮土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1
《土壤学报》2023年第1期189-200,共12页赵金花 陈林 段衍 张丛志 马东豪 张佳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01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24020104)资助。
我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过量,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质量退化、环境污染风险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于黄淮海平原潮土区设置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还田配合不同比例氮磷减施对土壤养分、作物产量、秸秆养分释放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秸秆还田 化肥减施 作物产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土壤孔隙结构定量研究进展被引量:6
《土壤》2023年第1期21-29,共9页张靖 陈琳 周虎 马东豪 黄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66);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5000002021BF40001);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202082)资助。
土壤孔隙结构是土壤孔隙的形态大小、数量搭配和空间分布状况的综合反映,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决定着土壤水分迁移、气体扩散和生物活动等过程。近年来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虽然实现了土壤孔隙结构的直接可视化和定量化,但孔隙提取的精...
关键词:土壤孔隙 土壤结构 数字图像 图像分析 分割算法 
顺磁物质对土壤低场核磁共振信号特征及含水量测定的影响被引量:2
《应用生态学报》2022年第11期3037-3045,共9页马红娇 马东豪 刘志鹏 张佳宝 姜晓文 陆荣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29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10401-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03,CARS-52)资助。
核磁共振(NMR)技术由于具有高效快速、不破坏土壤结构且对人体无害等优点,逐渐被应用到土壤学相关领域研究中。然而,土壤中顺磁物质的存在对核磁共振信号特征的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揭示顺磁物质对不同类型土壤低场核磁共振(LF⁃NMR...
关键词:低场核磁共振 顺磁物质 弛豫时间 土壤含水量 黏粒含量 
潮土长期不同施氮水平对秸秆降解及其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土壤学报》2022年第5期1359-1368,共10页李敬王 陈林 马东豪 张丛志 张佳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01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24020104)资助。
农田过量施氮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长期施氮后土壤无机氮水平状况及其对秸秆降解的作用尚不清楚。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试验(2005—2018年)的潮土为研究对象,选择5个施氮水平(0(N0)、150(N1)、190(N2)、230(N3...
关键词:长期施氮 土壤无机氮残留 秸秆降解 细菌 
东北-黄淮海平原旱作区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替代化肥潜力被引量: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621-629,共9页汪秋云 李庆阳 柴如山 李军利 王擎运 郜红建 张世文 马东豪 张佳宝 徐明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801,2018YFD080030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20160014);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05)共同资助。
东北-黄淮海平原旱作农业区(旱作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估算旱作区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和化肥替代潜力,可为该区域秸秆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5-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对旱作区各市小麦、玉米...
关键词:旱作农业区 作物秸秆 养分资源量 秸秆还田 化肥替代 
外源凹凸棒土添加对半干旱矿区复垦土壤水分涵养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22年第4期901-908,共8页陶涛 马东豪 吴思聪 霍亚文 陈金林 张佳宝 张丛志 谭钧 潘慧 马红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29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基金项目(CARS-03)资助。
大规模的采矿作业已对我国半干旱区植被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矿区植被亟待恢复,以解决半干旱矿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改良土壤、有效储存和利用降水是半干旱矿区复垦土地植被恢复的首要问题。本研究针对半干旱矿区复垦土地水分涵...
关键词:矿区复垦 砂土改良 凹凸棒土 土壤水分运动 入渗 土壤水力特性 
融合无人机载激光雷达与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被引量:10
《土壤学报》2022年第1期161-171,共11页牛玉洁 李晓鹏 张佳宝 马东豪 纪景纯 宣可凡 蒋一飞 汪春芬 邓皓东 刘建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21,41771265)资助。
为了进一步挖掘无人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在农作物长势监测方面的潜力,探究机载Li DAR与多光谱遥感数据融合反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效果,以无人机载Li DAR和可见光-近红外多光谱为研...
关键词:无人机 冬小麦 LiDAR点云结构参数 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反演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