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贺州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写作意识乡村小说九十年代小说抒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自然科学总论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教资料》《科技信息》《安徽文学(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王安忆九十年代小说的乡村抒怀被引量:2
《文教资料》2018年第19期12-13,25,共3页黄晶 
2013年贺州学院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2013ZXSK10
王安忆九十年代的乡村抒怀,是一种生活和写作双重意义上的建构。她用一种"散漫"的叙述语调再构了一种非自然,又非现代都市文明的乡村世界之美。她的乡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自然,与道家的那种自然是相去甚远的,更不是感伤的乌托邦。她...
关键词:王安忆 乡村抒怀 散漫叙述 
反概念化手法的运用——论王安忆《花园的小红》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第5期13-14,18,共3页黄晶 罗敏慧 
论文所属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X2014397
对于小说家王安忆来说,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好的形式"是好的故事的第一定义。实现"好的形式"的过程中,将人物看成和塑造成感性的、非概念化个体,是王安忆的核心手法。她恪守这样的定式:塑造一般人的一般状况,消解典型,使人物的...
关键词:王安忆 花园的小红 反概念化手法 
重写乡村的艺术——论王安忆九十年代的乡村书写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第3期7-8,共2页黄晶 
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X2014397
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写下了一系列反映她知青生活的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中大部分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和地名,以及叙事的细节都是对其20世纪80年代乡村系列小说的重写。对于王安忆这样不满足于重复自我的作家而言,这种重写意味深长。这种重...
关键词:王安忆 乡村小说 重写 
“真实性”的思考与突变——论王安忆九十年代初期的小说创作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第5期13-14,共2页黄晶 
2013年贺州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ZXSK10)
在当代文学作家群中,王安忆不仅作品丰厚、富有深度而且艺术自变力强、创作变化大。她从不满足于自我的重复,她的创作始终保持着不断生长的状态,她在文学上的这种进步和成就,是与她的写作意识分不开的。她对创作的反思和对自我的剖析,...
关键词:王安忆 写作意识 真实性 
王安忆八十年代的乡村小说和写作意识的嬗变
《科技信息》2013年第6期229-229,231,共2页黄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王安忆因为抒写上海而声名大噪。可王安忆却不是一个只写上海的小说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她小说中一直有一个和上海同样重要的"乡村世界"。乡村既是她小说最初的发源地,也是她理论反思和创作意识剖析的试...
关键词:王安忆 乡村小说 写作意识 
寻找真实的上海——读王安忆的《富萍》
《文教资料》2012年第7期25-26,共2页黄晶 
在《富萍》里,王安忆以一种审视的姿态,表达了她对日益物质化、功利化的上海的批判与否定,重构了一个充满日常生活感性和人情味的上海。她不限于写城市的中心,她也常涉及城乡交界的地方;她不只关注城市的热闹和浮华,她也关心城市的安宁...
关键词:小说《富萍》 上海 弄堂 日常生活 
寻找迷失的“我”——论《基础写作》课教学中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
《科技信息》2012年第4期178-178,共1页黄晶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大学的写作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体物的能力和创造写作机会方面入手,让学生回归写作的本质,找回已经丢失的写作冲动。
关键词:写作 动机 兴趣 写作机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