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鼎

作品数:26被引量:9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传热螺旋流内热沸腾传热虹吸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工业与工程》《化学工程》《化工高等教育》《化工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的新挑战被引量:16
《化学工程》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刘明言 林瑞泰 李修伦 黄鸿鼎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201060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法(CAD)和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和数值传热学的设计方法将是 21世纪管壳式换热器的 2种主要设计方法;同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还需要面对目前存在的诸如多相流动及传热、最优...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 工艺设计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传热 非线性科学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进展被引量:9
《石油化工设备》2003年第5期34-37,共4页刘明言 崔岩 黄鸿鼎 李修伦 林瑞泰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2 0 10 6 0 12 )
简要综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在工艺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方法在2 0世纪经历了 5 0年代的Kern法、6 0年代的Bell Delaware法和 70年代的流路分析法。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应是 2 1世纪的主要...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 工艺设计 进展 计算流体动力学 
内加热式螺旋流流动沸腾传热研究
《化学工业与工程》1995年第1期27-31,共5页张月萍 刘国维 黄鸿鼎 
本文研究了内加热式螺旋流流动沸腾传热的传热性能与临界热通量问题,提出了有旁流和无旁流时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螺旋流 沸腾 传热 临界热通量 内力热式 
磁性流体在不互溶液体中流动及传热研究
《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20-25,共6页范晓伟 李修伦 黄鸿鼎 
本文分别从实验和理论角度研究了由水基磁性流体和煤油组成的不互溶物系中,单个分散相液滴在连续相中的流动及传热规律。通过对传热实验数据的整理,关联出一新的经验关系式,并将其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的误差较...
关键词:不互溶 流动 传热 磁性流体 
汽液固三相流化床沸腾传热的研究被引量:30
《化工学报》1993年第2期224-229,共6页李修伦 谷俊杰 黄鸿鼎 刘绍从 
对垂直管内汽液固三相流化床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了沸腾传热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固体粒子的存在,强化了沸腾传热.传热系数比汽液两相流提高2倍左右.沸腾过程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三相 传热 流化床反应器 
双组分互溶混合物的池沸腾传热被引量:3
《化工学报》1992年第2期230-235,共6页谷俊杰 李修伦 黄鸿鼎 李永成 
通过对沸腾时汽泡生长规律的分析,从两相界面传热传质类似律出发,推导出双组分互溶混合物的池沸腾传热式,由此预测的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同时提出了探讨电解质水溶液的池沸腾传热式.
关键词:传热 池沸腾 双组分混合物 
挤流杆换热器壳侧流场特性及其应用分析
《天津化工》1991年第4期24-29,共6页张月萍 刘昌俊 思勤 黄鸿鼎 
折流杆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低压降、好的传热性能、防振、抗垢等特点,能够减少换热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本文就折流杆换热器壳侧换热时的流场特性作一综述,并对其适用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换热器 折流杆 管壳式 流场 
新型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传热性能被引量:3
《化学工程》1991年第6期27-31,共5页刘国维 单岩昆 黄鸿鼎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两相闭式热虹吸管(重力热管),通过可视化研究和传热性能研究,探索了新型结构热管中充液率、操作温度及传热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新型热管的流体流动的物理模型,并得到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新...
关键词:传热 热管 重力热管 强化传热 
新型重力热管的研究
《化工学报》1991年第4期495-501,共7页谷俊杰 单岩崑 黄鸿鼎 
提出了一种具有内插物的新型重力热管,该热管避免了流体的逆流流动.实验观察和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表明,其操作稳定,传热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临界热通量.在分析以乙醇、水为介质的实验数据基础上,给出了该热管的设计计算方法及改进的环...
关键词:流动 重力热管 
折流杆冷凝器壳侧冷凝压降的计算被引量:2
《化工学报》1991年第2期252-255,共4页刘昌俊 思勤 黄鸿鼎 张月萍 
折流杆冷凝器的突出优点是流动阻力小,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思勤等论述了折流杆冷凝器的结构特点及冷凝传热的计算方法,本文进一步探讨冷凝压降的计算.
关键词:冷凝器 压降 计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