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惠云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国家大剧院话剧剧作历史剧艺术直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大舞台》《戏剧文学》《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历史剧文学性的失重与回归
《大舞台》2011年第11期1-3,共3页付惠云 
在中国现当代历史剧百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剧经历了由创建期的稚嫩,抗战时期的成熟与繁荣,到"十七"年历史剧的高度政治化倾向,以及新时期历史剧的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历史剧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发展变化,
关键词:历史剧 文学性 回归 失重 创作主体意识 政治化倾向 百年发展 抗战时期 
绽放的花蕊——评话剧《花蕊夫人》的哲理诗情
《大舞台》2011年第3期1-2,共2页付惠云 
近日,为庆祝天津人艺成立60周年,天津人艺隆重推出由郭启宏编剧、任鸣导演、天津人艺演出的历史剧《花蕊夫人》。该剧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是一部融合了人情美与诗意美的舞台力作。《花蕊夫人》以其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腻见长,人物虽不多...
关键词:《花蕊夫人》 诗情 哲理 话剧 国家大剧院 天津人 心理刻画 矛盾冲突 
人性美与诗意美的融合——话剧《花蕊夫人》观后
《戏剧文学》2011年第5期33-36,共4页付惠云 
国家大剧院于今年2月底隆重推出由郭启宏编剧、任鸣导演、天津人艺演出的历史剧《花蕊夫人》,这是一部融合了人情美与诗意美的舞台力作。历史剧《花蕊夫人》以郭启宏的原创话剧《原情》为蓝本,在剧作的哲理诗情与艺术品格方面与其以...
关键词:《花蕊夫人》 诗意美 话剧 人性美 《天之骄子》 国家大剧院 历史剧 《李白》 
诗与剧的高度融合——曹禺与郭沫若剧作比较谈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30-33,共4页付惠云 
无论有着诗人气质的曹禺还是诗人的郭沫若,他们在创作剧作时的心态都接近于诗的创作心态,这便是艺术的直觉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情绪的推动,情感的迫切需要这种诗人的艺术直觉在禺和郭沫若的剧作创作中有着相似的表现,使曹禺剧作充满了...
关键词:曹禺 郭沫若 艺术直觉 诗与剧的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