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山

作品数:69被引量:22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徽州文书文书寻获遗存徽商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档案》《文史哲》《中国农史》《求索》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江文化安徽标识及其当代价值
《学术界》2025年第4期126-138,共13页刘伯山 
长江安徽段两岸有着丰厚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许多具有国家性文化标识的意义。基于长江文化和中华文化大坐标系上的考察,遵循历史发生的逻辑,至少存在10大文化标识,即以凌家滩文化为代表的长江安徽段史前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上意义重大,长...
关键词:长江文化 安徽标识 历史地位 整体特征 当代价值 
“桃花源”与黟县桃源村
《徽州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65-66,共2页刘伯山 
祁门县有武陵源,距县渔亭几十公里,为祁门县首任县令吴仁欢卜居地和吴氏宗族世居地;渔亭位于漳水汇入新安江上游横江的交汇处,溯漳水而上可抵达县盆地和县城。
关键词:武陵源 漳水 祁门县 桃花源 吴氏 
徽州“健讼”现象的历史实态与文本书写被引量:2
《江淮论坛》2023年第2期139-150,F0003,共13页叶成霞 刘伯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徽州归户文书与报刊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6JJD770002)。
学术界多判定传统徽州社会是“健讼”社会,历史文献也多有关于徽州“健讼”的文本书写。其实,“健讼”现象在徽州的存在,时间发展上不具有全程一贯性,空间分布上也不具有全域共同性;涉讼的种类相对集中,“累讼不休”的多是风水祖坟地之...
关键词:徽州 健讼 实态 种类 文本书写 
江南文化的结构、互动与思想基础(下)
《徽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16-20,共5页刘伯山 
由于地理和文化因素影响,徽商在江南地区云集最多,触及到每一个都市和市镇。“徽之富民尽家于仪扬、苏松、淮安、芜湖、杭湖诸郡。”如扬州府,“聚四方之民,新都最,关以西山右次之。”姑苏吴江的盛泽镇,建有徽州府六邑和宁国府旌德一邑...
关键词:盛泽镇 罗店镇 徽商 南翔镇 宁国府 钱塘江 扬州府 湖州 
江南文化的结构、互动与思想基础(上)
《徽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21-25,共5页刘伯山 
“江南文化”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字眼,从古到今,激引无数人的关注。解析江南文化的结构,探寻它得以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根据,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今天,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一“江南”概念的界定“江南”的概念一直存在诸多...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 文化的结构 梳理历史 既有研究成果 充满魅力 江南 现实意义 
江南文化的结构、互动与思想基础被引量:2
《学术界》2022年第9期92-103,共12页刘伯山 
安徽大学“江南文化的共同性与互动课题研究”(K230363011)的阶段性成果。
江南文化是南宋以后在长三角地区兴盛的特色区域文化,它在结构上存在三个层面,即乡村文化、市镇文化和都市文化,其中占据主体地位也最具特色的是作为中间体的市镇文化。互动是江南文化繁荣的内在根据,既存在自我纵向互动,更存在空间横...
关键词:江南文化 三个层面 互动 徽商 思想基础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传统徽州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4
《学术界》2021年第3期67-78,共12页刘伯山 叶成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徽州归户文书与报刊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之一。
长三角地区的乡村在社会构成上具有同质性,即皆是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族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同属性,即皆有儒家文化的厚实沉淀;在社会建构上具有同构性,即所进行的皆是礼仪之邦的伦理打造。如此乡村共同体的存在,可望在乡村社会治理上构...
关键词:长三角 乡村共同性 徽州 乡村治理 机制 
从分家阄书看明清以来徽州乡村“孝”的伦理实践被引量:3
《江淮论坛》2021年第1期97-105,共9页刘伯山 赵懿梅 
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安江中下游流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AHSKY2019D1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徽州归户文书与报刊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6JJD770002)。
徽州文书中有大量的分家阄书,反映的是徽州乡村民间分家析产的实态。徽州人的分家遵循传统的诸子均分制,但具体实施有多重因素参与其中,尤以伦理的关照为重,务实地践行"孝"的理念,将事亲、敬宗和有后具体落实到经济利益和日常生活的实处...
关键词:徽州 分家阄书  伦理实践 
黟县万村韩氏旌表文书年代考
《徽学》2020年第1期220-226,共7页叶成霞 刘伯山 
旌表文书在民间很少有遗存,新发现的黟县万村韩氏旌表文书是难得的文本实物。从文书的形制和内容看,此份文书当是地方采访机构为黟县十都万村监生万士烻之妻韩氏题请建坊而向其族人下达的下行旌表公文,颇具研究价值。但该文书没有标明...
关键词:黟县文书 万村韩氏 旌表 
礼与法--传统徽州乡村社会的治理被引量:1
《徽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13-14,12,共3页刘伯山 叶成霞 
徽州传统社会自南宋以来,保持了千百年的稳定与繁荣,社会文化获得极大发展,形成了“徽州文化”。这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着诸多内在根据。其中,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礼法兼治”的具体实践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徽州是个移民社会。东汉...
关键词:世家大族 徽州文化 移民社会 徽州乡村 东汉末年 礼法兼治 内在根据 礼与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