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全

作品数:12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静力分析性能化设计协同工作大剧院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海海航大厦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设计被引量:3
《建筑结构》2012年第7期11-16,10,共7页曹本峰 张守峰 朱林辉 刘明全 郁钧珺 
上海海航办公楼主楼为超限高层复杂连体结构,采用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介绍了该结构的主要特点和结构分析的有关内容,包括结构布置、抗震性能目标、多道抗震防线、连接体楼板应力、连体结构动力特性等内容。通过静力...
关键词:超限高层 混合结构 连体结构 性能设计 
上海康桥半岛酒店结构设计剖析被引量:1
《建筑结构》2011年第S1期367-372,共6页熊品华 刘明全 
上海康桥半岛酒店采用了主次梁二次转换的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对其结构选型、理论分析包括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静力分析(Pushover)等方面的深度剖析,引入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此类结构的设计分析思路以及相应的抗震措施...
关键词:主次梁二次转换 弹性时程分析 弹塑性静力分析 性能化设计 
钢筋混凝土叠层空腹桁架的工程应用被引量:4
《建筑结构》2009年第S2期53-55,共3页段永飞 刘明全 高彦良 
简述了多种形式的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了弦杆截面尺寸、腹杆的布置和腹杆截面尺寸对空腹桁架受力性能的影响,并给出设计建议。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构造措施。
关键词:叠层空腹桁架 转换结构 设计原则 构造措施 
丽都国际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几点做法被引量:3
《建筑结构》2009年第S1期267-270,共4页熊品华 刘明全 文勇 朱林辉 周赞高 
本文以工程项目为例,着重阐述超高层住宅的结构选型、理论分析包括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静力分析(Pushover)等问题,探讨了在满足结构安全情况下如何提高超高层住宅设计性价比的几点处理措施,旨在为这一类建筑的结构设计在最大限度地满...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 弹性时程分析 弹塑性静力分析 地下室埋深 加腋板 性价比 
无锡会展中心结构设计中关键技术问题
《建筑结构》2009年第S1期57-60,共4页熊品华 刘明全 文勇 宋炜 张炎 陈中浩 
介绍了钢结构屋面的抗侧力体系和竖向支撑体系分离在本工程中的运用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和构造措施。本工程引入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保证关键构件在罕遇地震中处于弹性阶段。通过对整体模型的计算分析,反映了上部钢结构屋盖与下部钢筋混...
关键词:梭形空腹钢桁架 抗侧力体系 竖向支撑体系 协同工作 性能化设计 
无锡科技交流中心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的探讨被引量:1
《建筑结构》2009年第S1期61-64,共4页朱林辉 刘明全 段永飞 赵剑利 熊品华 史秋侠 
结合无锡科技交流中心结构设计,简要介绍了结构抗侧力体系、楼、屋盖体系、基础方案的设计,阐述了对于复杂结构体系进行整体建模计算的必要性,提出了体型复杂的大跨度结构应考虑采用风洞试验的结果进行风荷载设计,针对幕墙的两种支撑体...
关键词:整体计算 组阻尼比 协同工作 大跨度结构 风洞试验 基础 
钢筋混凝土单跨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静力分析被引量:7
《建筑科学》2008年第7期1-4,共4页段永飞 刘明全 高彦良 
简述了多种形式的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比较分析,还分析了弦杆截面尺寸、腹杆的布置和腹杆截面尺寸对空腹桁架受力性能的影响,并给出设计建议。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构造要求。
关键词:叠层空腹桁架 转换结构 设计原则 构造要求 
福建大剧院结构设计被引量:3
《建筑技术》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孔江洪 刘明全 赵剑利 
根据大剧院的空旷、结构复杂的特点,对结构体系的选择、计算模型进行选取,并给出了该工程采用SATWE和ETABS两种程序计算结果的比较。
关键词:桩基 钢框架 网架 计算模型 
主语城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2006年第S1期151-153,共3页贾卫平 段永飞 刘明全 郝国龙 
通过对主语城项目大底盘多塔结构的结构设计,主要介绍了其基础选型、地下室结构设计、上部预应力空心板楼盖的设计,对超长地下室设计、施工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大底盘 多塔 基础 超长地下室 空心板楼盖 
新时代广场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设计的几点作法被引量:4
《建筑结构》2006年第5期85-87,共3页刘明全 任旭 程颖杰 崔青 
超高层建筑新时代广场是深圳蛇口的标志性建筑。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挖孔桩加筏板基础,工程抗侧力体系为框架-筒体结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上部结构采用了宽扁梁和厚楼板技术。通过设置后浇带解决结构超长问题。结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框架-简体 超高层建筑 超长结构 基础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