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宇

作品数:51被引量:82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设计街道街景多源数据人本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城市建筑》《南方建筑》《建筑技艺(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市步行安全及其环境影响要素研究综述与展望
《风景园林》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李琳 叶宇 陈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认知友好社区环境的步行主动干预要素及影响机理研究”(编号52178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升级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2):应对气候中和的公共空间与交通枢纽设计方法与技术”(编号72361137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源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模型与设计支持研究”(编号5207834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课题“重点地区数字化城市设计工作平台研究与应用”[编号2022科研(院)136];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计划项目“人因导向下街道公共空间品质营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编号3QB1404300)。
【目的】步行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品质是构建宜步行城市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居民出行意愿和步行体验。【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1975—2022年步行安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分析与人工检阅相...
关键词:城市设计 步行安全 建成环境 行人感知 文献计量分析 
基于可视化陈述性选择偏好法的高密度TOD站域立体步行环境品质评价与优化研究
《新建筑》2024年第6期11-17,共7页于瀚婷 郭雨寒 李燕 叶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361137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343);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自主课题(KY-2022-LH-A02)。
文章聚焦人本视角下高密度TOD站域立体步行环境品质评价与优化,运用可视化陈述性选择偏好法,量化分析高密度复杂环境中的要素权重,测度空间品质;更新了可视化方式,从人视点提取关键要素,采用模块化、抽象化的方式绘制SP问卷;并基于问卷...
关键词:TOD站域空间 高密度立体步行环境 可视化陈述性选择偏好法 品质评价 优化策略 
基于量化城市形态研究的地块形态与生活便利度关联效应解析——以上海的新城为例
《国际城市规划》2024年第6期31-44,共14页叶宇 陈昶宇 郭雨寒 刘雨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72361137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343);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自主课题(KY-2022-LH-A02)。
随着城镇化建设迈入以品质化、人本化为导向的新阶段,生活便利度逐渐成为塑造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已有研究表明地块形态对交通连接性和服务设施可达性等要素有重要影响,而这些因素对生活便利度至关重要,但地块形态对生活便利度的影响...
关键词:量化城市形态 地块形态特征 生活便利度 多源城市数据 城市空间品质 
步行友好街道界面连续性特征研究——以30个欧洲街道样本为例
《住宅科技》2024年第10期45-52,共8页康善之 叶宇 
打造步行友好的街道空间属于城市设计领域的核心议题,与居民的生活品质紧密关联。20世纪以来,学界已对此进行诸多探讨,并就优质街道的特征形成了定性的共识,明确强调了街道界面连续性的重要性,但定性描述的模糊性仍然会给城市设计者带...
关键词:步行友好 街道界面 连续性 量化分析 欧洲街道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城市风貌评价理论知识图谱建构
《世界建筑》2024年第10期65-71,共7页叶宇 武静芬 李翔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3YFC3805500。
由于城市风貌构成及其评价理论系统认知的缺乏,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千城一面”的现象日益明显。本研究结合检索增强生成与提示工程的技术优势,探索了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城市风貌评价理论知识图谱的构建路径,进而实现城市风貌评价...
关键词:人工智能 城市风貌评价 知识图谱 大语言模型 检索增强生成 提示工程 
基于大语言模型和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公园公众活动丰富度测度——以上海为例被引量:2
《风景园林》2024年第9期34-41,共8页仲玥 刘雨轩 叶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源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模型与设计支持研究”(编号52078343);上海市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基于多模态知识增强大模型的城市风貌特色塑造”。
【目的】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公园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既有研究依赖单模态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研究结果的精确度有待提升。随着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的发展,分析社交媒体数据...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公众活动丰富度 大语言模型 多模态数据 社交媒体数据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数字化城市体检探索——基于多源时空数据被引量:2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4年第3期35-42,共8页叶宇 黄成成 陈昶宇 韩赟 陈志洋 孙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343);腾讯犀牛鸟研究计划“面向城市体检与精准更新需求的TOD指数建构”;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自主课题(KY-2022-LH-A02)。
随着城市体检在城市更新与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既有城市体检的不足也日益明确。既有工作框架一方面存在人本化考量不足的问题,多为自上而下的分析视角且数据时空精度受限;另一方面缺乏数字化的通用性架构,难以适应新时期精细化的分...
关键词:城市体检 人民城市 人本化 数字化 多源时空数据 
精准更新导向下的数字化城市设计实践探索——以上海市陆家嘴水环为例被引量:1
《建筑师》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叶宇 张华丽 陈星汉 于瀚婷 陈君 匡晓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3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72361137008);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自主课题(KY-2022-LH-A02);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900155145615)。
本研究面向精准更新需求,提出了数字化城市设计分析范式,推动设计分析与效能评估从主观经验向量化解析的转换。在现状问题研判上以“人本”为核心,基于移动互联网LBS数据解析场地人口组成与行为特点,基于路网组构和sDNA诊断慢行堵点断点...
关键词:精准更新 数字化城市设计 多源城市数据 设计科学 城市体检 
融合数据支持与具身循证技术的街道步行安全感知研究——以上海市生活性街道为例被引量:1
《住宅科技》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李琳 叶宇 陈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认知友好社区环境的步行主动干预要素及影响机理研究”(编号:52178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升级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2):应对气候中和的公共空间与交通枢纽设计方法与技术”(编号:72361137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源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模型与设计支持研究”(编号:5207834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课题“重点地区数字化城市设计工作平台研究与应用”[编号:2022科研(院)136]。
行人交通安全是构建宜步行社区街道环境的基本要求,提高步行者在街道环境中行走的感知安全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关键措施。研究选取上海市29个典型街道采样点,综合运用街景数据、机器学习算法等新近涌现的分析技术,对步行者...
关键词:步行者安全感知 街道公共空间 虚拟现实 街景图像 机器学习算法 
迈向数字化的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碳排放评估工具演进与应用回顾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4年第2期9-29,共21页徐萌 仲玥 叶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源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模型与设计支持研究”(编号:52078343);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编号:220900155145615);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自主课题“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编号:KY-2022-LH-A02)。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低碳城市建设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向数字化低碳城市规划设计方向转型的过程中,碳排放量化评估是关键一环。然而,目前缺乏对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的碳排放评估工具的综合阐述和分析。因此,本文分别在城市尺...
关键词:低碳城市 碳排放 碳排放评估工具 城市规划设计 数字化 碳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