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祥云

作品数:120被引量:94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樟子松排土场菊芋科尔沁沙地固沙林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资讯》《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通报》《食品与发酵工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固沙林更新迹地土壤理化特性演变研究被引量:6
《土壤通报》2016年第6期1332-1338,共7页王婷 吕刚 魏忠平 王凯 吴祥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613)资助
科尔沁沙地南缘在90年代初引种失败后,对原有植被采伐并在采伐迹地进行植被重建。为了研究沙地植被更新13 a后土壤特性,选取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7个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土壤环境肥力质量的评价指...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樟子松固沙林 植被重建 土壤理化特性 肥力质量评价 
海州矿排土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生物活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1期84-87,共4页袁喆 吴祥云 王道涵 
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2013020153-202)
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生物活性特征,并对土壤生物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层中乔木林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P〈0.05)其他植被恢复类型,玉米作物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
关键词:海州矿排土场 土壤生物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恢复类型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沙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干旱区研究》2015年第2期221-228,共8页黄静 吴祥云 单宝奇 王美婷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2ZX0720202008-001)
以辽宁省彰武县柳河流域忙海林子村为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该区域风沙土6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由于几乎无植被覆盖,各类生物少,酶活性普遍处于最低水平,应采取措施改良;河滩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易被河水冲刷,...
关键词:土地利用 风沙土 土壤酶活性 辽宁 
辽东山地森林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56-63,共8页吴祥云 刘梦旅 任杰 崔丽楠 何志勇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2012ZX07202008-1)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性,采用定位研究的方法,通过布点测试了林下0—30cm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重点对辽东山地雨季胡桃楸天然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纯林2种森林景观界面土壤水分演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
关键词:胡桃楸 落叶松 景观界面区 土壤水分 影响域界定 移动窗口法 
海州露天矿土地复垦示范区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防护林科技》2015年第1期30-32,共3页王丽丽 吴祥云 
为有效地治理和改善矿区恶劣生态环境,使废弃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通过对阜新海州露天矿土地复垦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EC、pH值、含水量、容重、紧实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开展了复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
关键词:露天矿排土场 土地复垦 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辽西北主要绿化树种叶绿素含量分异特征及与SPAD值关系被引量:8
《植物研究》2014年第5期634-641,共8页王凯 吴祥云 段海侠 李娜 张丽娜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2009921105)
采用分光光度计和便携式叶绿素计测定辽西北主要绿化树种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主要绿化树种叶片叶绿素a/b为2.35-3.83,当欧氏距离为10时,可将树种划分为3类,即低叶绿素a/b(平均值为2.50)树种6...
关键词:叶绿素 SPAD 耐阴性 树种选择 
阜新地区菊芋生长及光合性能指标研究
《防护林科技》2014年第5期23-25,共3页孙晓辉 孔涛 卢慧 吴祥云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2009921105)
以红菊芋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菊芋全生育周期的器官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分配动态以及光合性能指标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器官生长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在苗后第56天之前变化缓慢,之后迅速上升,第126天达到峰值,之后...
关键词:菊芋 生长发育 干物质 光合指标 
辽东山地影响胡桃楸天然次生林凋落物分解因子研究被引量:2
《辽宁农业科学》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张保刚 梁慧春 吴祥云 任杰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2008-001)
以辽东胡桃楸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时定位采集与监测的方法研究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凋落物自身特性、气候因子之间的生态学关系。结果表明:在胡桃楸次生林凋落物组成中,凋落物叶干物质比重最大,枝次之,花和果比重较小;凋落物叶中C/...
关键词:胡桃楸天然次生林 凋落物 分解速率 生态学过程 
矿山复垦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对植被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96-100,共5页潘德成 邓春晖 吴祥云 宋品玉 林玉友 李纯乾 屈文文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采煤废弃地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应用研究(2006BAD03A0203)"资助
以阜新煤矿区矸石山和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和有效水分参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土壤物质组成及形成方式的影响,矿区3个典型样地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和有效水分参数均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矿山复垦区 土壤含水量 变异系数 有效水分参数 植被恢复 
恢复措施对排土场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6
《环境化学》2014年第2期327-333,共7页闫晗 葛蕊 潘胜凯 郭璐璐 范君 吴祥云 张洋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0391)资助
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选取工程复垦、人工种植林地(榆树、刺槐和紫穗槐)和天然草地3种恢复措施作为修复地,以荒裸地作为对照,研究恢复措施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探讨生态恢复措施对排土场土壤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关键词:煤矿排土场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量 恢复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