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明

作品数:15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认同民族主义历史记忆文化民族精神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文化论坛》《思想战线》《贵州社会科学》《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危机中的文化教育塑造民族精神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第5期118-121,共4页唐书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西部项目"欧洲民族史观认知民族之间战争历史的方法变化研究";项目号15XSS002
民族精神具体表现为人们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伦理价值观念等。在近现代遭受列强入侵的民族危机中,文化教育塑造民族精神,首先通过入侵列强与民族的二元对立认知,唤醒人们的民族意识,以此为起点进一步塑造民族成员同仇敌忾等民族...
关键词:民族危机 文化教育 民族精神 
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单位制社会”文化研究综述被引量:2
《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第2期128-132,共5页杨凤武 唐书明 
贵州大学社科重大项目校内培育项目"贵州三线建设研究工程:三线建设与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计划项目"贵州"三线建设"工业遗存调查及旅游开发对策"阶段性成果
在三线建设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受"靠山、分散、隐蔽"等选址方针和特殊的工作、生活和户籍管理方式的影响,三线企业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单位制社会"。随着三线建设研究不断深入,"单位制社会"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不同的...
关键词:三线建设 单位制社会 研究简述 
乡村日常生活史中“崇高的历史经验”被引量:1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2-66,共5页唐书明 杨航 
当代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具体发展,乃是安克斯密特倡导"崇高的历史经验"的重要学理来源。认识乡村日常生活史中安克斯密特所说的"崇高的历史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相关论述对此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与所在地域...
关键词:历史经验 乡村日常生活史 地域性历史 世界历史 
民族主义中的道义法则——泰戈尔的民族主义思想解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03-106,114,共5页唐书明 
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校级专项项目"国外民族认同建构中的右翼化蜕变机制研究"[项目编号:ZX2013015]
泰戈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是倡导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正确认识民族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则是泰戈尔倡导的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的内在核心。泰戈尔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就断言西方民族主义已到黄昏时刻,在于泰戈尔认为西方民族主义违背了...
关键词:西方民族主义 东方民族主义 道义法则 
费希特的民族认同二元建构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6期9-12,共4页唐书明 
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从二元对立困境到多元共存出路--欧洲民族认同建构中的认知模式变迁"(项目批准号:12XJC8500030)
费希特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建构共同的德意志民族精神,运用的是一种建构民族共同性与民族之间差异性的民族认同二元建构模式。建构民族的共同性与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既建构出了万众一心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共同体,为近代德意志国家...
关键词:民族精神 民族同一性 民族差异性 二元建构 
从聚居之地到连通四方——民族与地域关系的认知发展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63-67,共5页唐书明 
贵州大学贵州文化研究院承担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2009)项目"贵州文化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阶段成果
人类聚族而居导致人们把共同地理区域作为民族建构的重要因素,其推动了人们对民族与地域的双重认知,民族与民族地理区域共同成为了人们的情感寄托与价值奉献对象,但是地域边界也阻碍着民族之间的交流。为了深入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关键词:民族 民族地理区域 认知发展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存——民族认同认知建构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5
《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5期8-12,共5页唐书明 
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从二元对立困境到多元共存出路--欧洲民族认同建构中的认知模式变迁"(批准号:12XJC8500030)
民族认同的建构既需要认知民族的共同性,又需要认知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两者相互对应、彼此作用,共同构成了民族认同建构中极富悖论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正确认知民族认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建构民族认同的多元共存认知,则是走出民族认同...
关键词:民族认同 认知建构 二元对立 多元共存 
历史叙述与民族建构——希罗多德《历史》中的认识视野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1期155-157,共3页唐书明 李波 
贵州大学"211工程3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资助;课题编号:211BMZQ038
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以民族为单位的历史叙述方法,为人们建构着民族为单位的世界认知图谱与民族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尽管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偶尔流露出希腊文化优越与歧视其他民族的思想意识,但通过大量叙述各民族文化...
关键词:历史叙述 民族建构 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文化交流 
欧洲中世纪到近现代“民族”概念的演变与启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47-52,共6页唐书明 唐学敏 
封建等级制度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社会特征,其导致欧洲中世纪民族概念演变出了贵族内涵。欧洲近现代民族概念演变出的公民内涵,则是力图克服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分层,用平等原则把人们团结在民族国家之中,实现人们社会团结...
关键词:封建等级制度 贵族 公民 民族国家 社会团结 
试析史密斯的族裔——象征主义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6-10,共5页唐书明 
重视民族的历史基础与历史延续性是史密斯倡导的族裔——象征主义的主要理论特征。对于西方学界存在着的割裂民族的历史延续性与主张民族主义即将消亡的观点,族裔——象征主义作出了有力的反驳,这是族裔——象征主义存在的理论合理性。...
关键词:族裔 象征 史密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