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强

作品数:26被引量:7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LASIKPRK近视角膜混浊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眼科》《国际眼科杂志》《四川医学》《现代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方案的微创化进展被引量:1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3年第5期204-208,共5页袁露 廖志强 徐洋 易倩伢 陈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5CB554103);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编号:TMSK-2021-103);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0YFSY0044);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是一种常见的眶内良性血管病变。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根据病变在眶内的位置、大小及有无粘连等情况,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经典的手术方式包括:经颅开眶、外侧开眶、内侧开眶和前路开眶。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
关键词:眼眶 海绵状血管瘤 手术方式 眼眶手术 微创 
献给最可爱的人
《现代艺术》2020年第2期124-124,共1页廖志强 
三种方式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国际眼科杂志》2016年第12期2305-2307,共3页杨雯 廖志强 
目的:比较使用A型超声角膜厚度测量计、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和Allergro Oculyzer角膜地形图三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近视治疗中心就诊患者74例148眼,每位患者均使用A型超声角膜厚度测量计、眼前节光学相干...
关键词:中央角膜厚度 鹰视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 海德堡光学相干断层眼前节扫描仪 A型超声 
50g/L聚维酮碘溶液对降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病原菌的有效性被引量:2
《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第12期2525-2527,共3页杨雯 廖志强 施殿雄 秦岭 杨莉莉 
目的:评价50g/L聚维酮碘溶液对降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病原菌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45例58眼,选取术眼在入院时,点用加替沙星眼液后及使用聚维酮碘结膜囊消毒后三个时间点,取结膜囊拭子送检进行...
关键词:聚维酮碘 结膜囊 细菌培养 
LASIK手术屈光预测性与年龄的关系被引量:2
《眼科》2007年第5期333-335,共3页严晓利 欧阳竹 唐晓昭 廖志强 
目的探讨LASIK手术屈光预测性与年龄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62例(703眼)LASIK手术患者。方法按年龄将患者分为18~30岁,31~34岁,35~39岁,≥40岁4组,于LASIK术前,术后1、10天,1、3、6个月,1、2年用自动验光仪结合显然...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度 年龄 
青年与中老年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四川医学》2006年第9期967-968,共2页严晓利 沈珂 唐晓昭 欧阳竹 廖志强 
目的分析≤45岁及>45岁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123眼)CSC患者的病史、视力、眼底检查及FFA特点,比较78例(83眼)≤45岁及33例(40眼)>45岁CSC患者的视力、渗漏...
关键词: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临床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近视LASIK手术后高阶像差的改变被引量:6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年第3期178-181,共4页何异 刘谊 唐晓昭 廖志强 刘京珍 
目的分析LASIK手术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分析LASIK术前近视屈光度与LASIK术后眼的高阶像差的关系。方法采用WASCA波前像差仪测量150眼LASIK术前及术后1月及3月瞳孔直径分别为小瞳孔(3 mm)及大瞳孔(6.25 mm)时的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及第三和...
关键词:LASIK 波前像差 近视 
LASIK术前高度近视眼三面镜检查及处理被引量:3
《四川医学》2006年第2期137-138,共2页严晓利 唐晓昭 廖志强 欧阳竹 
目的探讨LASIK术前高度近视眼三面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对LASIK术前415例(789眼)高度近视眼散瞳后行三面镜检查并作眼底记录。结果检出周边视网膜退行性病变268眼(33.97%),其中格子样变性87眼(32.46%),视网膜裂孔37眼(13.43%),采用氩离...
关键词:LASIK 高度近视眼 激光光凝 
泪小管断裂修复术不同支撑固定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7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年第2期112-113,共2页唐晓昭 廖志强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的硅胶管支撑方式在泪小管断裂修复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用内径 0 3mm ,外径 0 6mm空心医用硅胶管 ,采用两种环状支撑法治疗 67例新鲜泪小管断裂 ,平均随访 1 5年。结果 两种支撑方式术后支撑管稳定性好 ,3~ 6月...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 修复 硅胶管 
两种硅胶管环状支撑在泪小管断裂修复术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四川医学》2004年第5期532-533,共2页唐晓昭 廖志强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的硅胶管支撑方式在泪小管断裂修复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用 0 .3mm× 0 .6mm直径的医用硅胶管 ,采用两种环状支撑法治疗 44例新鲜泪小管断裂患者 ,平均随访 1 5年。结果 两种支撑方式术后硅胶管稳定性好 ,3~ 6个月...
关键词:泪小管 断裂 硅胶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