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见

作品数:53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述论民国时期《太平寰宇记》乐史地理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佛学研究》《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方言看客家人的和合理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张保见 
和谐是“和”的要义,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对立统一。聚集、合作是“合”的核心意义。和合即世间万物冲突融合形成新事物的过程。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切映照着客家人的所思所想所行。客家方言体现了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
关键词:客家 方言 和合 
明清时期的连岛认知
《江苏地方志》2024年第3期38-40,共3页张保见 
连岛是江苏省最大的海岛,现通过长达近7000米的拦海大堤——西大堤,与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相连。因其由东、西两座岛屿连接而成,故又称东西连岛。连岛历史悠久,风光旖旅,人文景观荟萃。汉代摩崖的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至今保存相对完好。明...
关键词:地方志资料 人文景观 西大堤 东西连岛 刻石 明清 
五代北宋时期布袋弥勒传播述论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3年第5期30-37,共8页张保见 
布袋弥勒的原型布袋和尚,是唐末五代之际浙江奉化岳林寺一个来历不明的游方僧人。其在世期间,行为怪异;圆寂后,被附会为下生弥勒,始引起膜拜,成为一个地域神祇。布袋弥勒在五代宋初影响涉及两浙及其邻近区域,布袋和尚的事迹也被释赞宁...
关键词:布袋和尚 弥勒佛 形象 传播 
“插秧偈”再考被引量:1
《法音》2023年第7期17-22,共6页张保见 
所谓“插秧偈”,相传为布袋和尚所作的一通偈语,因记载于元末释昙噩所著《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附释广如长篇后序而广为流传。今又收录于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五》,且张勇有专篇考释文章[1],影响更大。偈子原...
关键词:布袋和尚 全唐诗 陈尚君 张勇 插秧 
程昉:一个熙宁改革的样本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225-232,共8页张保见 高钤 
程昉是熙宁改革时期一个典型的事务型官僚。他被宋神宗提拔,被王安石知遇,从事工作类型多样,以农田水利为主。程昉参与变法的作为有成功之处,也有诸多问题,饱受反对派的干扰与打击。程昉的经历体现出熙宁变革在地方的推行情况以及改革...
关键词:程昉 王安石 宋神宗 改革 
王开队《徽州佛教历史地理研究》评介
《佛学研究》2022年第2期364-366,共3页张保见 
优秀的历史学学术著述,应该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之一:用新材料、新方法得出新结论,这是近代以来诸多学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寻常史料读出新意,提出新见;在热门或研究成熟领域找到或开拓新的或长期被忽视的研究主题等。新材料可遇不...
关键词:学术著述 可遇不可求 佛教历史地理 历史学 近代以来 
略论《武经总要》对边防地理的记述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130-136,共7页张保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史上的灾害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研究”(20ZD225)之子课题“宋元文献中的灾害治理研究”。
北宋曾公亮等修撰的《武经总要》,是我国军事史上的一部名著。该书单列有“边防”一门,采用地理志的编写体例,记载不仅涵盖北宋全部内防、外防边地,还包括辽、夏两政权,以及邻近的吐蕃诸部、西域地区,寄托着宋人恢复“汉唐旧疆”的精神...
关键词:《武经总要》 边防地理 北宋 
林朝曦史迹钩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7期30-39,94,共11页张保见 
林朝曦是明嘉靖末年粤东叛乱的骨干之一。其早期事迹湮灭,反抗事业同张琏关联密切。林朝曦名义上依附张琏,并积极配合其行动,但实际上保持着事实上的主动性。在明廷大举进剿前后,林朝曦主动出击,依托武夷山脉,活跃在赣东南和闽西,一度...
关键词:嘉靖 粤东 林朝曦 张琏 
乐史《太平寰宇记》引干宝《搜神记》考论
《天中学刊》2021年第6期82-91,共10页张保见 
乐史《太平寰宇记》有集志型特点。《搜神记》是干宝的代表性著作。《太平寰宇记》引用《搜神记》题名的有15条,其中一条为误书。《太平寰宇记》引用《续搜神记》3条,“筝笛浦”一条当出自《搜神记》,今本《搜神后记》误收。从《太平寰...
关键词:《搜神记》 《太平寰宇记》 引用 史源 
嘉庆《四川通志》述评被引量:2
《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3期47-51,95,共6页张保见 
中国志书编修历史悠久。经济繁荣与文化昌明为四川修志提供了条件。今存明修四川省志共四部、清修三部,各有特点。嘉庆《四川通志》为最后一部清朝时期官修四川省志。嘉庆志的编修得益于充足的经费支持与有效的组织运营。志书编修中贯...
关键词:方志 通志 四川 嘉庆 述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