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乡土小说民俗学研究民俗学民俗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20世纪40年代沈从文创作思想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7年第3期68-77,共10页张永 
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创作发生方向性的转变。昆明时期,沈从文借助散文、小说等文本,以"生命"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文学、绘画和音乐的功能,观照丰富的"生命形式"传达出对"美与爱"的见解,建构唯美主义创作思想;北平时期,沈从文以杂文...
关键词:沈从文创作 创作思想 文学运动 现实主义创作 生命形式 特殊历史时期 小说形式 性诉求 文学作品 巴鲁爵士 
沈从文忧郁审美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9-16,共8页张永 袁欢 
江苏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文化人类学与沈从文小说诗学研究"(10ZWB009)
沈从文创作整体上呈现出忧郁审美的特色。早期(1924-1932)普遍书写形而下的个人忧郁,并以直白和诙谐的方式呈现,叙事中融入议论和抒情;中期(1933-1938)侧重借助小说、散文等形式表达对社会、人事、文化、历史凝重抑郁的主体性思考。忧...
关键词:沈从文 创作 忧郁审美 
周作人民俗趣味与京派审美选择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179-183,共5页张永 
趣味是周作人文章中最常见的语汇。作为其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俗趣味既是作家审美的高度概括,也是文化心态的曲折流露。周作人的民俗趣味具有文学史意义,不仅影响了当时散文小品的审美取向,而且在小说题材与主题选择、审美意境营造、...
关键词:审美选择 京派作家 周作人 趣味 民俗 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史意义 文化心态 
论民俗学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54-62,共9页张永 
中国民俗学与现代文学有着深刻的渊源。一方面,中国社会客观历史进程决定了它们相似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从它们自身属性来看,民俗的审美特性与文学息息相通。中国民俗学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民俗学传播和研究基本上是由现代...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民俗学 语境 民俗学研究 时代精神 历史进程 中国社会 审美特性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婚俗的民俗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9年第1期112-121,共10页张永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编号:200503858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现代作家描写了乡土社会林林总总的婚姻习俗。这些婚俗描写与作家现代性审美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社会文化的多棱镜,各种类型的婚姻习俗揭示了乡土世界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具有较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乡土小说 婚姻习俗 民俗学 
论“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民俗叙事形态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162-166,共5页张永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编号:2005038586)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民俗叙事角度来看,"东北作家群"小说呈现出共时性复合叙事的形态特征。多形态叙事在不同作家身上具有鲜明的侧重点。概括起来讲,萧红主要以启蒙叙事见长;萧军重在凸显民间叙事风格;而端木蕻良则是典型的"社会分析"叙事。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民俗 叙事形态 
巴人乡土小说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72-76,82,共6页张永 石爱国 
巴人乡土小说的民俗描写是很有特色的。一方面表现在对封建宗法制家族的揭示,另一方面则运用民间故事提炼小说的题材。与30年代"左翼"乡土作家不同的是,巴人在挖掘农民抗争意识和行为的同时,对农民性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批判。因此,...
关键词:巴人 乡土小说 民俗学研究 
论茅盾创作和批评中的民俗学意识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83-88,共6页张永 
本文具体分析茅盾的文艺理论、小说创作乃至文学评论中民俗所发挥的社会和文艺等诸多功能。民俗的运用和描写不仅影响了茅盾的文学实践,而且茅盾的民俗取向深刻影响了左翼作家的小说叙事,民俗的运用对克服创作中的概念化、公式化的弊端...
关键词:茅盾 民俗学 乡土小说 
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加“注”现象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44-50,共7页张永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编号:2005038586)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原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创作现象。小说注释除了便于文本的解读以外,客观上也为民俗学、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现代乡土小说的加"注"现象,既体现出作家民俗学意识的自觉,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文学创作思潮...
关键词:现代乡土小说 中国 语言学研究 商业化运作 创作现象 文献资料 创作思潮 现代小说 
从一民俗个案看中国现代作家审美取向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73-77,85,共6页张永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2005038586)
中国现代乡土作家描写的"求雨"习俗具有多样化的审美功能。这一习俗客观上体现了乡土世界复杂的民间心理和文化观念,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时期作家鲜明的题材与主题取向以及多样化的艺术技巧。正是由于对风俗画、风情画、风景画描写的重视,...
关键词:民俗 乡土小说 审美取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