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作品数:32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声乐表演声乐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号子高校音乐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黄河之声》《北方音乐》《新课程(教育学术)》《文学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肃省民间音乐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价值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18年第17期60-60,共1页张燕 
2017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115
甘肃省民间音乐的传承状况有赖于对传承人的口述史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无论何种文化,对其口述史进行研究都必然能完善其研究内容。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重视,对民间音乐传承人的口述史料也进行了更全面地搜...
关键词:甘肃省民间音乐 传承人口述史 研究价值 
文县白马人传统歌舞的文化属性初探
《北方音乐》2018年第10期33-33,共1页张燕 
2017年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A-120)
白马藏人是一个具有独特民俗和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种类多,且舞蹈的文化内涵丰富。本文从文县白马人舞蹈文化概况的分析出发,重点关注文县白马人传统歌舞的文化属性,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白马人 传统歌舞 文化属性 
凉州贤孝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困境
《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1期210-210,共1页张燕 
2017年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2017A-118
凉州贤孝是当前我国的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又被称为"凉州劝善书",正如其别称一样,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对人们的思想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它是一种以三弦伴奏的古老的叙事史民间说唱艺术。本文对凉州贤孝传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凉州贤孝 传承人口述史研究 困境 
武威民勤小曲戏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4期105-105,共1页张燕 
2017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YB122
民勤小曲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种流传已久的地方戏曲。民勤小曲虽是小剧种,但是流传广,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关注武威民勤小曲戏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思考如何更好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民勤小曲 保护 传承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入课堂现实文化传承与保护被引量:2
《中国文艺家》2017年第8期291-291,共1页张燕 
2016年甘肃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甘肃省民族音乐保护传承的研究与实践,YB113
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依靠民间文化的自然传承很显然会造成民族音乐文化的断裂与流失,而依靠学校教育...
关键词:甘肃 少数民族音乐 学校教育 课堂教学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以“两当号子”为例被引量:2
《北方音乐》2017年第14期26-26,共1页张燕 
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两当号子及莲花山花儿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保护(项目编号:2016F-16)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传承下去的支撑点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文化所赋予的强大精神动力下,社会得以进步。《两当号子》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的深山林区:站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现状 两当号子 
浅析两当号子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保护机制研究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年第14期156-156,共1页张燕 
2016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保护研究YB193
两当号子作为汉族民歌中非常独特的种类,从古至今都拥有"陇南乐府"之称,其高亢的声音、丰富多变的曲调、以及动人的节奏感,让两当号子当地广受喜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两当号子的音乐形态和传承保护机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旨...
关键词:两当号子 音乐形态 传承保护机制 研究 
关于文化传承主流下莲花山花儿的音乐形态特征探究被引量:2
《黄河之声》2017年第13期59-59,共1页张燕 
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两当号子及莲花山花儿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保护>研究成果(2016F-16)
莲花山花儿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曲调,主要起源于吐蕃地区,受到吐蕃文化的重要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曲调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形态特征,成为传唱在洮河中、上游地区,汉、藏、回、土等民族群众中的一种...
关键词:文化传承 莲花山花儿 音乐形态特征 
全球化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融合现状探究——以“甘肃花儿”为例
《艺术科技》2017年第7期28-28,共1页张燕 
2016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保护研究(YB193)
在全球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破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或濒临消失的困境?本文以"甘肃花儿"为例,分析探讨...
关键词:全球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合发展 
两当号子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的创新之处
《艺术科技》2017年第6期51-51,共1页张燕 
2016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两当民歌中的"号子"研究;项目编号:GS(2016)GHB0235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独具特色的民歌和民俗。两当号子,属两当地方民歌,是甘肃省两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便有"陇南乐府"之誉。两当号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的站儿巷、云屏等乡镇。它的曲调优美...
关键词:两当号子 发展 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