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轩轩

作品数:8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街区城市更新空间环境居住自然生态环境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城市建筑》《城市问题》《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轨交站点地区出行行为与空间环境适配性评价研究——以武汉市居住型站点为例被引量:7
《城市问题》2020年第11期23-35,共13页张娅薇 宋佳 李军 徐轩轩 
分析了轨交站点地区出行行为与空间环境的适配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路径高效性、换乘便捷性、空间可达性与环境舒适性四个维度的适配性评价框架。以武汉市12个居住型轨交站点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
关键词:城市轨交站点 出行行为 空间环境 适配性 
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中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与分类--以武汉花楼水塔街片区里分为例被引量:1
《住宅科技》2020年第6期45-49,共5页周岱 徐轩轩 李军 张娅薇 
居住型历史地段所涉及的利益群体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化等问题是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文章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下,以武汉花楼水塔街里分为例,从历史遗产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文化资源利用、经济产业发展四个方面,结合时间的紧迫...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居住型历史地段 街区 
基于视觉感知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被引量:5
《城市建筑》2020年第9期133-136,共4页陆兆宸 徐轩轩 张娅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BSH097)。
城市居民是滨水空间的主要使用者,视觉是人类感知环境的主要方式。本文从使用者的视觉感知这一新视角入手,分析影响视觉感知的因素,利用"旷奥"学说等理论提出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探索视觉感受理念下多因素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影响及设计...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 景观 视觉感知 
1994—2018年国内城市绿地研究热点与演化路径分析
《城市建筑》2020年第7期70-74,共5页李靖 徐轩轩 李军 张娅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鄂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研究”(19BSH097)。
针对城市绿地主题,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近25年来国内城市绿地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园林学、农学、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研究热点知识组群主要分布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城市绿地 研究综述 计量分析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传承与更新策略研究——以上海上生新所为例被引量:9
《城市建筑》2020年第4期164-168,共5页潘文静 徐轩轩 张娅薇 
上海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大量的历史街区面临着城市更新的需要,长期以来,上海在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做出了丰富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城市存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如何处理...
关键词:历史街区 城市更新 文化传承 
基于POI大数据的地铁站点土地价值绩效性评估被引量:3
《城市建筑》2019年第4期28-37,共10页陈逸霖 徐轩轩 
文章以武汉市地铁站点为例,提出了基于POI大数据的地铁站点土地价值绩效性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网络大数据采集技术,采集各大城市POI及相关数据。数据包括交通可达性数据、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住房价值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
关键词:地铁站点 POI数据 土地价值 空间统计分析 
混合:城市街区的多元化营造被引量: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4期75-78,共4页徐轩轩 胡斌 
"混合"的设计手法可以有效实现街区从一元到多元的转换。将基于功能分区的均质空间分解为多核结构,并实现街区的功能重组;将相邻的多种功能形态混合;强调建筑类型的个性化及组合方式多样化;实现使用者的有机混合,以此创造出充满活力的...
关键词:街区 多元化 混合 城市形态 
规划中的功能秩序与自然生态环境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第6期34-37,共4页李军 王江萍 徐轩轩 
以湖北京山县第一中学规划设计为例 ,探讨在设计中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解决人工环境机械的非人性化问题 。
关键词:中学规划 秩序 自然环境 过渡空间 生态环境 空间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