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鹏

作品数:19被引量:15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斑螟啮小蜂甘蓝夜蛾二斑叶螨寄生能力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森林病虫》《林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作用机理及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国森林病虫》2023年第2期39-45,共7页赵悦成 李兴鹏 张凯鹏 左彤彤 丁仲京 宋丽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森林重要生物危害因子的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2018YFC1200400)。
苯甲酰脲类(BPUs)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治。综述BPUs化合物的种类、合成途径及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并对该类化合物对靶标害虫的作用机理研究分歧进行系统分析,讨论BPUs化合物对昆虫表皮离子通道的影响、对几丁质...
关键词:林业害虫防治 苯甲酰脲 杀虫剂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作用机理 
不同地理种源红松抗虫性及其与次生代谢产物相关性被引量:7
《中国森林病虫》2019年第2期22-25,共4页左彤彤 李兴鹏 周春艳 宋丽文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D0600200);吉林省科技条件与平台建设计划项目(20170623063TC);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4020451NY)
调查不同地理种源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球果被害率,以及主要害虫球果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和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的虫口比例。按虫期与被害部位,选取南亚、中亚和北亚3个地理种源的红松,分别测定健康与被害红松韧皮部和球...
关键词:红松 球果尺蛾 果梢斑螟 抗虫性 次生代谢产物 
不同脂肪源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被引量:12
《林业科学》2018年第6期85-93,共9页李兴鹏 宋丽文 陈越渠 李亚男 左彤彤 武三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552);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4-4-03);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JLT[2016]1号)
【目的】研究不同脂肪源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为天敌昆虫人工饲料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含有棕榈酸油(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1和亚麻酸油(不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2连续饲养蠋蝽12代,并测定F1、F4、F8及F12蠋...
关键词:蠋蝽 脂肪酸 人工饲料 生长发育 生殖力 
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研究进展被引量:13
《中国森林病虫》2017年第5期35-41,共7页李兴鹏 陈越渠 于海英 周春燕 张伟娜 宋丽文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41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204060NY)
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和采摘球果等人为干扰活动的加剧,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危害日趋严重,红松球果受害率可达40%左右,种子损失率达到25%以上,对森林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作者对...
关键词:球果害虫 枝梢害虫 红松 类群与分布 防治技术 
人工饲料对捕食性天敌蝽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吉林农业》2017年第4期61-61,共1页李兴鹏 侯丽伟 王向东 
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2014-4-03);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JLT〔2016〕1号)
蝽是一种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良好控制作用的捕食性天敌,对人工饲料饲养的蝽的产卵量、发育历期,虫体脂肪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的蝽产卵量明显高于天然饲料饲养的蝽,平均达到每雌122粒,但发育历期比天...
关键词:人工饲料 虫蜀蝽 生理生化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2014-4-03)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JLT〔2016〕1号) 
聚集信息素大量诱捕防治云杉八齿小蠹效果研究被引量:6
《中国森林病虫》2016年第2期39-41,共3页宋丽文 李兴鹏 孙伟 左彤彤 陈越渠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吉推[2014]04号)
2011—2013年在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利用人工合成的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进行大量诱杀防治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的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连续3 a防治,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诱捕器的诱集量下降了86.42%,与对照区相比防治区枯死...
关键词:云杉八齿小蠹 聚集信息素 防治效果 
红松球果害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森林病虫》2015年第5期36-39,I0001,共5页朱明明 宋丽文 李兴鹏 孙守慧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41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1813)
近年来,红松Pinus koraiensis球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给林区的经济和生态造成严重威胁。作者对红松球果害虫的危害特点和生物学特性进行总结,阐述了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提出对红松球果害虫的研究设想。
关键词:红松 球果害虫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2种氮、磷浓度条件下湿地净化植物生理学特性比较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19期142-145,共4页孔维尧 李兴鹏 李丽梅 郭岳 张健 陈越渠 张扬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净化稻田退水的人工湿地构建技术"(20100724);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污染湿地净化技术引进"(2009-4-3)
为研究不同污染压力对净化植物的生理学影响以及不同植物之间的生理学差异,在镇赉WRSIS湿地以及鹅头泡2种氮、磷浓度条件下,比较了4种净化植物根部、茎部的总氮、总磷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农业污水 湿地植物 植物生理 WRSIS湿地 
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被引量:10
《吉林林业科技》2013年第3期24-26,共3页王泽斌 陈越渠 王福有 王恒海 徐华哲 李兴鹏 宋丽文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1]TK020);吉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21813)
为有效控制云杉八齿小蠹的危害,在长白县十三道沟林场开展了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诱捕器的有效引诱距离可以达到200 m以上,以林缘外25 m的诱集效果最好;在供试的三种诱捕器中,以漏斗式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最佳。
关键词:云杉八齿小蠹 聚集信息素 诱捕器 引诱距离 
针叶树小蠹对非寄主挥发物的嗅觉识别和行为反应研究评述被引量:2
《林业科学》2012年第12期93-100,共8页宋丽文 李兴鹏 张健 陈越渠 左彤彤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1]TK020);吉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21813)
针叶树小蠹在扬飞扩散过程中,要有效地依靠嗅觉机制鉴别寄主和非寄主植物的气味,以便在行为反应方面快速定位寄主,降低不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不同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可以从生境、树种及个体水平上发挥不同的驱避作用。综述非寄主挥发...
关键词:小蠹虫 非寄主挥发物 嗅觉识别 行为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