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谋

作品数:7被引量: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层陶片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考古》《文物》《中原文物》《中州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河南长垣宜丘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3
《中原文物》2005年第2期4-17,共14页李锋 陈旭 李友谋 贺惠陆 许俊平 
1998年春, 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等单位对长垣宜丘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出土了一批龙山、先商和晚商等时期的文化遗存, 初步建立起当地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尤其先商文化遗存的发现, 为研究漳河型先商文化和鹿台岗遗址先商文化之间的关...
关键词:遗址发掘简报 河南 文化发展序列 文化遗存 先商文化 1998年 考古发掘 郑州大学 考古学 出土 
仰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被引量:8
《中原文物》2002年第3期13-17,共5页李友谋 
在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原地区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仰韶文化的发展阶段 ,已处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时期。仰韶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
关键词:仰韶文化 中国古代 文明起源 发祥地 中原地区 形成时期 发展进程 
中原地区原始农业发展状况及其意义被引量:3
《农业考古》1998年第3期73-77,79,共6页李友谋 
关键词:原始农业 中原地区 原始手工业 发展状况 裴李岗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文化内涵 文明时代 聚落遗址 农业文化 
试论半坡和庙底沟类型文化的相互关系被引量:1
《中州学刊》1985年第3期110-114,共5页李友谋 
半坡和庙底沟类型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两个主要类型。这两个类型文化,分布区域和范围大致相同,但又有一定的分际;文化特征和因素有显著的区别,但又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仰韶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
关键词:庙底沟类型 半坡类型 遗存 尖底瓶 姜寨遗址 器物 陶器 仰韶文化 文化特征 史家 
河南密县马良沟遗址调查和试掘被引量:8
《考古》1981年第3期282-284,共3页李友谋 
马良沟遗址,位于密县城东偏南约15公里来集公社桧树亭大队马良沟生产队村西约100米的岗地上。面积约一万平方米。这块岗地,原来是一片慢坡地,经社员历年平整土地,现在是一片阶地,遗址就在岗地的上部。在遗址的东西两面,都有小河,东面的...
关键词:遗址 平整土地 文化遗物 生产队 文化层 磨盘 调查 陶片 磨棒 瓦窑沟 
河南巩县铁生沟新石器早期遗址试掘简报被引量:7
《文物》1980年第5期16-19,共4页李友谋 
铁生沟遗址位于巩县城东南十二公里的夹津口公社铁生沟大队第二生产队。遗址的近处建有大队的砖瓦厂。 1978年10月间,夹津口公社干部马永生同志在取土中采集到一些石器,后将情况报告县文物主管部门,县文管会即派人赴该地进行调查,又采...
关键词:遗址 裴李岗文化 文化层 开封地区 磨盘 采集 新石器 巩县 陶片 专业教师 
裴李岗遗址一九七八年发掘简报被引量:55
《考古》1979年第3期197-205,289-290,共11页李友谋 
裴李岗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一九七七年发现,同年春作了试掘(见《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8年2期)。为了进一步弄清遗址的情况和基本的文化面貌,今年四月下旬,我们又作了第二次发掘。发掘之前,我们...
关键词:文化遗址 第二次发掘 发掘简报 墓葬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遗址 文化面貌 文化层 基本的 口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