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庶

作品数:11被引量:3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沉积物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埋藏养殖海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科学》《海洋与湖沼》《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东半岛沿岸颗石藻化石的长期记录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被引量:1
《渔业科学进展》2019年第5期62-70,共9页赵永松 杨庶 单秀娟 金显仕 孙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3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692;41606130);山东省泰山学者专项基金项目;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培养计划(2017ASTCP-ES07)共同资助~~
本研究对南黄海西北部山东半岛沿岸的沉积柱140年的颗石藻(Coccolithophores)样品进行了种类组成和丰度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现颗石藻8种,平均丰度为9.76×10^6个/g,丰度范围为(5.07~14.21)×10^6个/g。其中,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
关键词:颗石藻 黄海沿岸流 沉积物 东亚冬季风 
用南黄海沉积岩心中氮同位素重建海水营养盐利用率的历史变化
《海洋学报》2019年第2期31-40,共10页蔡德陵 杨庶 王玉堃 杨茜 孙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3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606130)
基于2006年黄东海航次获得的表层沉积物和2009年航次南黄海3个柱状沉积物岩心,分析了表层沉积物总氮(TN)、C/N比值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的分布特征及南黄海柱状沉积物中这些参数的长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海、东海表层沉积物T...
关键词:沉积岩心 南黄海 C/N δ^15N 营养盐利用率 
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长期变化及其背景值的校正被引量:2
《渔业科学进展》2019年第1期20-26,共7页杨茜 杨庶 孙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33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603022017012)共同资助~~
为校正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长期变化及其背景值,对采自黄海中部泥质区A03站位沉积剖面的年代学测定、比表面积和重金属(Cu、Pb、Cd和Zn)进行了测定,并在假定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的沉积环境基本未受污染的前提下,建立了其比表...
关键词:长期记录 沉积物 重金属 背景值 比表面积 
桑沟湾沉积碳库年汇入速率的长期变化及其区域性差异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18年第1期47-56,共10页刘赛 杨庶 杨茜 孙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政府联合资助项目(U14064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大预研项目(2014A01YY01)
对取自桑沟湾北西南三根柱样近200a碳来源及埋藏通量的解析,分析了湾内不同站位各形态碳的差异性,进而对全湾碳埋藏进行了估算。湾内环流、贝藻养殖等造成湾内不同区域碳埋藏的差异;桑沟湾总碳(TC)平均量1.79%,有机碳(TOC)平均量0.54%,...
关键词:碳埋藏 区域性差异 桑沟湾 
南黄海近海富营养化长期演变的沉积记录被引量:5
《海洋与湖沼》2017年第1期22-28,共7页杨庶 杨茜 曲克明 孙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1406403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428902号;2015CB453303号
限于现场调查起步晚、系统性不足,南黄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历史演变进程目前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其形成机制及生态响应的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沉积物柱状样中保存的海洋环境演变信息,通过^(210)Pb构建沉积物的年代学框架,利用生物硅指示古初...
关键词:南黄海 富营养化 沉积物柱状样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渤海中部海域沉积物中Hg的校正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
《渔业科学进展》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杨茜 夏斌 杨庶 孙耀 周明莹 朱建新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赵俊 崔正国 
农业部溢油专项"渤海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农办渔【2012】117号)和"应对溢油关键技术专项研究"(2012-NZ-5739)共同资助
以2013年5月从渤海采集到的表层沉积物及水样为研究对象,对渤海中部海域汞(Hg)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Hg的含量为(1.058–9.256)×10^(-3)mg/kg,平均值为4.781×10^(-3)mg/kg;水体中,Hg的含量为0.005–0.240μg/L,...
关键词:渤海 沉积物 水体  二次污染 
桑沟湾夏、秋季悬浮颗粒物的沉降通量及再悬浮的影响被引量:5
《海洋学报》2014年第12期85-90,共6页杨茜 杨庶 宋娴丽 孙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A01YY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603022013003)
应用锚式悬挂沉积物捕捉器法,研究了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区域桑沟湾悬浮颗粒物沉降通量的分布特征,并通过金属Al标记法,同步测定了沉降颗粒物再悬浮比率。结果表明,桑沟湾的底层悬浮颗粒物(SPM)、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态总氮(PTN)和...
关键词:沉降通量 再悬浮 悬浮颗粒物 桑沟湾 
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碳埋藏通量的长期记录被引量:8
《海洋学报》2014年第8期30-38,共9页刘赛 杨茜 杨庶 孙耀 杨桂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428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6088)
对取自桑沟湾北部和南部养殖海域2个站位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研究,测定了它们的总碳(TC)、有机碳(TOC)、无机碳(TIC)含量,估算了海源有机碳(Ca ),结合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对碳的来源和埋藏通量(B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
关键词:碳埋藏 海源有机碳 柱状沉积物 桑沟湾 
山东半岛南部近海表层沉积物中脂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及形态分析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杨庶 王江涛 
国家自然基金(4107606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428701);山东省908专项(SD-908-01-05.06)
分析了山东半岛南部近海表层沉积物中游离态和碱不稳定结合态脂类物质的组成,结果显示:脂肪酸呈现以16∶0为主峰的单峰形分布趋势,具明显偶碳优势,海源为其主要来源,脂肪酸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不同类别的脂肪酸形态分布略有差异,脂肪...
关键词:山东半岛南部近海 沉积物 脂类生物标志物 来源 形态分布 
浙江南部近海沉积物柱状样中脂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及形态分布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11年第5期83-90,共8页王江涛 杨庶 谭丽菊 胡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428701;2001CB409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6065)
分析了浙江南部近海(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游离态和碱不稳定结合态脂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沉积物中的脂肪酸呈现以C16脂肪酸为主峰的单峰形分布趋势,具明显偶碳优势,除表层沉积物中脂肪酸以游离态为主外,结合态为柱状样中脂肪...
关键词:东海陆架泥质区 沉积物 脂类生物标志物 形态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