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作品数:58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邓小平副部长暴力革命陆定一英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发展》《中国新闻周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梅建明:我与“朱叶反党集团”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46期80-83,共4页杨敏 
从1968年到1972年,少管所设有三期“干部子女学习班”。梅建明是第三期,同期的有叶剑英的儿子叶选平、叶选宁、女婿邹家华等13人。叶选宁是班里的头儿,而叶选平“很有大哥的样子”
关键词:集团 1968年 干部子女 学习班 少管所 叶剑英 邹家华 
两个“右派分子”和《庐山会议实录》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43期78-81,共4页杨敏 
两次政治局常委会上,列席做记录的李锐坐在彭德怀的斜后面。他看见彭的面部表情非常严肃,冷静得过头,痛苦的感情似乎藏得很深。他自己心里非常痛苦,手常常不听指挥。
关键词:《庐山会议实录》 分子 右派 面部表情 常委会 政治局 彭德怀 痛苦 
贺晓明:在和平里5号楼的日子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40期80-83,共4页杨敏 
文革时,被打倒的贺龙元帅、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和中央党校校长林枫的孩子们都被扫地出门,打发到北京和平里。渐渐地,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黑帮楼”
关键词:和平 晓明 国务院副总理 中央党校 吕正操 铁道部 乌兰夫 贺龙 
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36期74-77,共4页杨敏 
1942年4月25日,是一个雨天。 此前,在《解放日报》担任文艺版主编的丁玲,因写了为延安妇女鸣不平的文章《‘三八’节有感》,又发表王实味对延安的等级制和腐败特权现象表达不满的《野百合花》,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好在毛泽东保她...
关键词:丁玲 《解放日报》 特权现象 王实味 百合花 等级制 毛泽东 延安 
“第三梯队”名单建立前后:起用一代新人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33期26-31,共6页杨敏 
多年后,“第三梯队”名单开花结果。第十七、十八届政治局常委,除两位之外。
关键词:名单 政治局常委 开花结果 
“政治化了的人”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34期5-5,共1页杨敏 
有关中组部的封面文章,从2013年底开始采访,到今年6月见到中组部原常务副部长李锐,7月采访珠海原市委书记梁广大,8月采访中组部原肯干局干部阎淮,马拉松式采访基本算是结束了。
关键词:政治化 中组部 封面文章 市委书记 采访 副部长 马拉松 
偷渡者刘显生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27期84-86,共3页杨敏 
85岁的刘显生起身去冰箱拿食物,走到冰箱前,又怔怔地走回来。他自嘲地说,自己从劳改营里带出来的健忘症越发严重了。
关键词:偷渡者 个人 家庭生活 生活方式 
在罗瑞卿专案组的日子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14期76-79,共4页杨敏 
“我当时就是公安部一个副科级干部,做梦也没想到,竟参加了对老部长的审查。”
关键词:专案组 罗瑞卿 科级干部 公安部 
1949:留美生归来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12期84-87,共4页杨敏 
内战爆发后,中国留美学生的最大组织——全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日渐分化。
关键词:留美生 留美学生 学生会 基督教 领导权 中国 
阿拉善:环保力量的孵化器
《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48期28-29,共2页杨敏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阿拉善生态协会的微信群就开始嗡嗡作响。
关键词:阿拉善 孵化器 力量 环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