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祥

作品数:38被引量: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单片机网格计算数字电路高性能SNMP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与职业》《计算机与现代化》《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现代电子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种基于park变换的新型UPQC检测方法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65-68,共4页杨汉祥 乐江源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基金项目(GJJ10237)
介绍UPQ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提出利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中的park变换和park反变换,提取出三相不对称畸变电压系统的基波正序电压,再利用能量平衡原理计算出电源参考电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与现有的UPQC检测方法相比,简单易行,实时性好....
关键词:综合电能质量调节器 谐波检测 PARK变换 有源滤波 
一种系统化的应用性能管理与容量规划方法被引量:1
《科技广场》2010年第3期13-16,共4页杨汉祥 
IT支撑系统需要通过应用性能管理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提升性能,也使企业收获较好的投资汇报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性能管理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容量规划部分。
关键词:应用性能管理 容量规划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视频编解码器被引量:4
《电视技术》2010年第5期14-17,共4页谢晓春 赖昭胜 杨汉祥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GQS0008)
结合压缩感知理论和传统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视频编解码器。其编码过程可看成是将高维信号投影到低维空间的过程,解码过程不再是传统方式下的编码的逆过程,而可看作是求解欠定方程组的过程。该编解码器结构...
关键词:压缩感知 视频编码 编码器 解码器 
不同结构的FIR滤波器系数量化误差对系统特性影响探析
《科技广场》2009年第11期205-207,共3页黄隆胜 杨汉祥 
文章先简单介绍了FIR数字滤波器的四种结构形式和分析系数误差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系数量化误差对不同结构的FIR滤波器特性的影响不同,级联型结构的幅频影响最小,频率取样型结构影响最大。
关键词:FIR滤波器 量化误差 MATLAB 
红外计数器的设计被引量:11
《科技广场》2009年第7期187-190,共4页杨汉祥 张琦 
计数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多,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本文介绍了红外计数器的发展前景和现状,设计了一种由数字电路来实现的红外计数器,详细阐述了红外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讨论了各模块的实现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严格的...
关键词:自动计数 红外检测 8位数码管 
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在多点温度测量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2
《科技广场》2009年第1期189-191,共3页袁新娣 杨汉祥 
介绍了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在多点温度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包括DS18B20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与单片机的接口连接及软件编程流程图。与传统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测温精度高、应用面广等特点。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 单总线 DS18B20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1
《科技广场》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杨汉祥 
微弱信号检测就是利用近代电子学和信号处理方法从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其关键在于抑制噪声,恢复、增加和提取有用信号。本文将从信号处理系统信噪比的改善来简单地论述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重点介绍了用相关检测法和取样积分法检测微弱...
关键词:SNIR 微弱信号检测 噪声 
基于AT89S52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被引量:2
《科技广场》2008年第10期186-188,共3页黄隆胜 杨汉祥 
本设计提出一种以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作为采集器、AT89S52为主控制器、ADC0809为A/D转换器对温度进行控制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它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可以节约能源,广泛应用于家庭、车站、办公室和其它室内场所。
关键词:AT89S52 温度采集 智能控制 AD590 模数转换 
数字电路的EMC研讨
《科技广场》2008年第7期210-213,共4页杨汉祥 
EHC(Electro H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干扰可以在不损害信息的前提下与有用信号共存。随着数字化产品的不断问世,其电磁兼容性的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高速数字电路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高频干扰信号,处理不好,不仅影响电路...
关键词:数字电路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高师电子类专业“双师型”人才培养及其图书资料建设被引量:4
《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3期81-82,共2页张雪琼 杨汉祥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师范院校应对职业教育所需师资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电子类专业可利用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资源,打破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搭建双师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平台,其中图书资料建设是“双师型...
关键词:图书资料 “双师型”人才培养 高师电子类专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