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格

作品数:8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丧葬礼制建设文化认同清代前期家法族规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方志》《江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论坛》《东南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文化认同与清代前期的丧葬礼制建设被引量:5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68-75,共8页沈宏格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文化认同视角下的节地生态研究"(17C0085)
清代前期,满清统治者在文化上主动认同儒家文化,但在认同的过程中却贯穿着民族意识。这一文化特点也反映在丧葬礼制建设上,从顺治到乾隆,满清统治者经过近百年时间完成了丧礼、葬式、居丧守制等方面的建设与调整,最终逐渐建立了较为完...
关键词:文化认同 清代前期 丧葬礼制 
变亦不变:汉族丧服服饰——花花孝述论
《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3期48-55,共8页沈宏格 
花花孝是一种孝服名称,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是地方习俗与国家礼制在丧服服饰上的结合。该习俗自京津开始,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成为多地汉族的一种丧葬习俗。花花孝在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形式与色彩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后在某些地区形成新的...
关键词:丧葬 丧服 花花孝 
从杨芳“自叙家谱”看边缘族群的“内化”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0-15,共6页沈宏格 唐百成 
明末清初,湘黔边地腊尔山一带还是"化外"之地;雍正时,这一地带被拓疆设厅;道光时,松桃杨芳在"自叙家谱"中通过祖先记忆,建构了一个源于关中、精忠报国的先祖体系,为自己的正统文化身份找到合理的解释。杨芳的这一行为,既是其所处时代个...
关键词:杨芳 边缘族群 内化 
家法族规与乡村“礼治”社会——以浦江《郑氏规范》为例被引量:3
《中国地方志》2015年第10期39-44,63-64,共6页沈宏格 
在明清传统社会,有"皇权不下乡"之说,反映了国家权力难以渗透到广大的乡村社会,家族宗族组织不仅逐渐成为乡村的基本细胞,也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费孝通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秩序概括为"礼治""无讼"。从《郑氏规...
关键词:家法族规 《郑氏规范》 礼治 无讼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民国丧葬礼俗变革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123-130,共8页沈宏格 
由于社会的变迁,民国时期的丧葬礼俗变革不只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动摇了丧葬礼俗的伦理精神,由原来维护"亲亲、尊尊"的等级制度过渡到体现民主科学精神,它是一种制度革命,还是一种身体革命,是四千年来的一次巨变。它既是民主科...
关键词:民国 丧葬礼俗 民主科学 社会变迁 
从“汉无礼乐”看西汉诸侯王墓葬被引量:3
《东南文化》2014年第4期86-92,共7页沈宏格 
湖南省教育厅2013年优秀青年课题"殡葬社会教化研究"(13B138)部分成果
在已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墓葬中,大量墓葬存在"玉衣"、"题凑"等方面与帝王"同制"的现象,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针对这种"乱象",在重新审察西汉礼制制订实施情况后可知,其根本原因是西汉礼制主要承袭秦制,并没有依据西汉情况制定全面严格的礼...
关键词:西汉 诸侯墓 玉衣 题凑 
儒家孝道非隆丧厚葬之源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72-76,共5页沈宏格 
湖南省教育厅2013年优秀青年课题:殡葬社会教化研究(13B138)
隆丧厚葬在中国丧葬史上占据主流,其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儒家孝道影响的结果。其实丧葬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是当时社会风俗奢靡化的反应,并非源自于儒家丧葬孝道伦理。真正的儒家并不提倡厚葬,儒家礼仪反而是历代限制厚葬的主要手段,但...
关键词:隆丧厚葬 儒家 社会风俗 
独孤皇后与隋废易太子事件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沈宏格 
隋文帝独孤皇后曾对隋前期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废易太子事件上。促成她废易太子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其家族政治权力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独孤皇后  太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