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生

作品数:55被引量:18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闻生产《广州日报》党报新闻《南方都市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传播》《青年记者》《媒体时代》《军事记者》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化时代传媒教育再出发被引量:1
《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4期1-1,共1页田秋生 
传媒教育处于危机之中。这种危机首先体现在招生环节,就在数年前,新闻传媒类专业还是各高校的热门专业,在填志愿时备受考生和家长追捧,总能录到第一志愿高分考生。时至今日,传媒类专业已经风光不再,甚至在2023年被某位知名网红导师指为...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 传媒教育 就业质量 热门专业 分数线 数字化时代 主流媒体 毕业生 
表征、意涵与语境:扶贫纪录片影像空间生产比较研究
《新媒体与社会》2024年第2期248-260,M0015,M0016,共15页田秋生 安浩 
本文应用“空间生产”及电影空间叙事学理论,对扶贫纪录片的空间生产展开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纪录片创作者借助置身空间、对话交流、镜头记录等方式延伸观众感官体验,通过对同一叙事空间之下不同的空间叙事搭建起纪录片文本对贫困...
关键词:扶贫纪录片 空间生产 叙事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中国香港领导的言论斗争——夏衍《蜗楼随笔》研究被引量: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17-26,共10页田秋生 罗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香港进步报刊统战宣传研究(1927—1949)”(项目编号:17BXW018)的研究成果。
解放战争中后期,结合时局和宣传任务,夏衍《蜗楼随笔》采取了特色鲜明的舆论斗争策略,展开统战宣传。内容方面,重点打击作为主要敌人的美蒋集团,瓦解敌方士气。同时,粉碎中间派对美蒋的幻想。形式方面,一是经由借喻的系统征用,实现对事...
关键词:夏衍 《蜗楼随笔》 中国香港 言论斗争 
央视新闻短视频的情感传播策略及其效应被引量:3
《电视研究》2023年第3期55-57,共3页王天一 田秋生 
本文在情感社会学的视野中,立足《主播说联播》、“康辉Vlog”等栏目作品,探讨作为主流价值传播者的央视新闻短视频的情感传播策略及传播效应。研究发现,央视新闻短视频在述情、表意、达情上体现的是一种新型的情感传播表征:从传统端向...
关键词:央视新闻短视频 情感传播策略 效应 
电影如何讲述历史被引量:1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2年第3期6-25,共20页何小青 贾樟柯 胡智锋 彭锋 陈剑澜 肖向荣 关玲 厉震林 陈捷 骆平 沈国华 许加彪 张文东 田秋生 徐兆寿 焦素娥 
电影所呈现的历史,是一种通过影像的叙事逻辑所建构的历史,以及在这种影像化的历史事实之间嵌入的内在逻辑联系。我们为什么胜利,敌人为什么失败,杰出的电影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能够将真实的历史转化为观众的一...
关键词:影像化 革命历史题材 热潮涌动 影视创作 叙事逻辑 内在逻辑联系 电影艺术创作 集体记忆 
流动的媒介实践:左翼影评新面相及其叙事重构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第8期96-104,共9页田秋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香港进步报刊的统战宣传研究(1927—1949)”(项目编号:17BXW018)的研究成果。
电影史家已建构起三种关于左翼影评的主叙事:“革命史叙事”“电影本体叙事”“现代化叙事”,它们在历史观上不同程度地受制于目的论与结果驱动论,在媒介与社会关系上呈现功能主义取向,对历史真实构成了不同程度的遮蔽。历史现场中的左...
关键词:左翼影评 媒介实践 革命史叙事 电影本体叙事 现代化叙事 
新报刊史的研究方法被引量:2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36-61,共26页王天根 林绪武 武新军 田秋生 赵建国 黄发有 李春雷 
安徽大学学术创新团队“中国新闻舆论史研究”(A类项目)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325)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286)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XW018)研究成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266)研究成果。
2021年10月16日,《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邀请中国近现代史学、中共党史、中国报刊史、中国新闻史、中国文学史等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就“新报刊史的研究方法”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此之后,编辑部又邀...
关键词:中国新闻史 报刊史 大学学报 中国近现代史 中共党史 中国文学史 圆桌会议 学科领域 
传播研究中“赛博格”的概念史——以及“赛博格传播学”的提出被引量:7
《新闻记者》2021年第12期3-16,共14页田秋生 李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香港进步报刊的统战宣传研究(1927—1949)”(17BXW018)的阶段性成果。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新的传播样态,过往的传播研究程式亟待调适。本文采用概念史的取径,探讨赛博格概念进入传播研究前后,在何种程度上发生了何种变化,又为传播研究敞开了何种新视域和新问题。研究发现,赛博格在生成阶段的"技术化身体"和...
关键词:赛博格 概念史 传播研究 范式创新 赛博格传播学 
全面抗战前夕民营报刊上的左翼文艺宣传:沪版《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36-1937)被引量:3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年第11期84-108,128,共26页田秋生 王天一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香港进步报刊的统战宣传研究(1927-1949)”(项目编号:17BXW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公报·戏剧与电影》是全面抗战前夕的一方左翼文艺阵地,该刊集结左翼戏剧电影人士,"知行合一",展开宣传。一方面,积极开展话语动员,为国防电影与国防戏剧运动鼓与呼,成为办在民营报刊上的"一所进步文艺学校"。另一方面,通过征文活...
关键词:左翼文艺宣传 民营报刊 《大公报·戏剧与电影》 
新文科背景下的新体系、新课堂、新实践——来自“融媒体时代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高峰论坛”的思考被引量:4
《青年记者》2021年第11期78-79,共2页田秋生 李庚 
新文科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实践观和生态学,有其产生的内在逻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专业建设,要从教育理念、教育生态、教育资源、教育主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重构;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实践,要实现从"实践培能"到"实践育人"的转变。
关键词:新文科 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 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