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扬娟

作品数:15被引量:23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茎秆性状栽插密度抗倒伏品比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1
《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7期101-106,共6页石扬娟 黄艳玲 申广勒 王维刚 张志转 石英尧 陈多璞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水旱稻杂交广谱恢复系在抗倒超高产组合上的应用"(06013101B);"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及技术创新"(06003010B);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水稻抗倒伏机理研究与评价体系建立"(2006jql116);合肥市科技攻关项目"抗倒伏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选育与推广"(20071002)
以6个抗倒伏性有一定差异的中籼稻品种为材料,设置了3个氮肥水平、3个栽插密度,分别测定了各处理下的茎秆力学特性,分析了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弯曲应力,株高,基节弯矩...
关键词:氮肥用量 栽插密度 水稻 茎秆力学特性 影响 
穗发芽深度对早稻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7期119-122,共4页黄艳玲 申广勒 石扬娟 王维刚 张志转 石英尧 陈多璞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及技术创新"(06003010B)
以3个早稻品种(组合)为材料,采用发芽箱人工诱导模拟穗发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穗发芽深度对水稻稻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穗发芽严重影响稻米品质,发芽引起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垩白粒率增多和垩白大小增大,碱消...
关键词:穗发芽深度 稻米品质 RVA谱特征值 影响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及产量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9
《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4期203-206,共4页黄艳玲 石英尧 申广勒 石扬娟 王维刚 陈多璞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水旱稻杂交广谱恢复系在抗倒超高产组合上的应用"(06013101B);"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及技术创新"(06003010B);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水稻抗倒伏机理研究与评价体系建立"(2006jql116);合肥市科技攻关项目"抗倒伏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选育与推广"(20071002)
以22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和产量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壁厚、抗折力、节间粗和单位节间干重与倒伏指数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节的抗折力与节间粗、壁厚和单位节间...
关键词:水稻 茎秆性状 抗倒伏 产量因子 
常用杂交中籼亲本抗倒伏特性评价及改良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4期216-220,共5页王维刚 石英尧 申广勒 黄艳玲 石扬娟 陈多璞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水旱稻杂交广谱恢复系在抗倒超高产组合上的应用"(06013101B);"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及技术创新"(06003010B);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水稻抗倒伏机理研究与评价体系建立"(2006jql116);合肥市科技攻关项目"抗倒伏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选育与推广"(20071002)
以生产上应用的10个恢复系和7个不育系为材料,以倒伏指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生产上应用的杂交中籼亲本的抗倒伏特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并分别分析了恢复系和不育系抗倒伏能力的动态变化以及倒伏指数与茎秆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稻亲...
关键词:中籼亲本 抗倒伏特性 茎秆性状 倒伏指数 
杂交中籼稻品比试验初报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12期94-94,97,共2页周宗玲 李应生 石扬娟 
2003年对11个杂交中籼稻新品种的生育期、经济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协优332、协优507、笑丰香占是值得在寿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杂交中籼稻新品种。
关键词:杂交中籼 品比 试验 安徽寿县 
水稻抗倒伏特性及其与茎秆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6
《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12期58-62,共5页申广勒 石英尧 黄艳玲 石扬娟 王维刚 张从合 陈多璞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水旱稻杂交广谱恢复系在抗倒超高产组合上的应用"(06013101B);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水稻抗倒伏机理研究与评价体系建立"(2006jql116);合肥市科技攻关项目"抗倒伏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选育与推广"(20071002)。
以22个中籼稻品种(组合)为对象,研究了水稻倒伏的敏感期和敏感节位,及倒伏指数与茎秆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的倒伏敏感期是在齐穗后21~28d,敏感节位是基部第一个伸长节间;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节间长、基部节间到穗...
关键词:水稻 倒伏 茎秆特性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氮肥施用量和节水灌溉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响被引量:14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期471-472,共2页石英尧 石扬娟 申广勒 陈多璞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基金"低甲烷排放量稻种资源筛选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2004jq147)
以汕优63和安选6号2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节水栽培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甲烷排放量也增加,不同氮肥水平之间的甲烷总排放量和移栽后40、50、60、70天之间的平均排放量在0.01水...
关键词:氮肥施用量 稻田 甲烷排放量 
旱作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7期4253-4254,共2页石英尧 石扬娟 张志转 王维刚 陈多璞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及技术创新"资助
选用了抗旱基因聚合杂交后代的147个品系为材料,以水作为对照,研究了旱作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旱作处理抗旱新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比水作处理低,随着直链淀粉含量(AC)的增加,旱作和水作的差别越大。但在AC较低时,...
关键词:旱作 直链淀粉含量 影响 
播期·育秧密度和栽插苗数对早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5期3644-3645,3654,共3页石英尧 申广勒 石扬娟 陈多璞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及技术创新"项目资助
试验以早籼稻皖稻83(竹舟5号)为材料,研究播期和育秧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播期和栽插苗数对分蘖动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舟5号在安徽合肥4月6日播种,其秧苗素质较好,分蘖成穗率较高,大田栽插每穴2粒种子苗,产量较高,其他产...
关键词:播期 播种密度 秧苗素质 基本苗 产量性状 
9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被引量:30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4期3302-3303,共2页石扬娟 申广勒 周宗玲 夏元兵 石英尧 
2005年对近年引进的9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主要性状、产量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粤优938”、“协优7954”、“金优084”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杂交水稻新组合。
关键词:杂交水稻 品比 寿县 产量表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