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

作品数:6被引量:1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敲诈勒索罪标签理论法益刑法谦抑性现实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刑事法评论》《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政治与法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一个标签理论的现实化进路:刑法谦抑性的司法适用被引量:74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第3期22-35,共14页简爱 
中国法学会青年项目"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实证研究"(CLS(2015)Y05);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606360169)的阶段性成果
从限缩犯罪的良好初衷出发的刑法谦抑性理论正逐步被演绎成为缺乏操作性的"标签理论"。作为刑法理念的谦抑性,隐含于刑罚规范形成与适用的始终,指引着刑事立法与司法的内在操作,但不可直接作为裁判依据或者是解释规则。刑法谦抑理念体...
关键词:刑法谦抑性 刑法效益最大化 法益重要性 法益自我保护可能性 
权利行使行为的刑法评价——以违法相对论为立场的分析被引量:29
《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6期52-65,共14页简爱 
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06360169)
权利行使行为的定性受制于刑民关系观的差异,"权利行使不可罚"的观点实则建立在忽视刑法、刑事违法性判断独立性的民法依存模式和缓和的违法一元论上。相比之下,以刑事违法判断相对独立为基础的违法相对论能够提供更为合理的理论基础和...
关键词:权利行使 财产犯罪 法秩序统一 违法性的相对判断 
过度维权的罪与罚——兼评李海峰天价索赔今麦郎获刑案被引量:29
《法学》2017年第2期173-182,共10页简爱 
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对过度维权行为的处理,司法实践多以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作为切入点,而刑法理论的关注点则集中于财产法益损害的判断,刑民关系观的差异是产生不同处理结论的根源。索赔数额超过社会通常观念不能作为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依据,向媒体曝光或...
关键词:过度维权 非法占有目的 刑民关系观 敲诈勒索罪 
论盗窃罪中的数额认识错误被引量:11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91-102,共12页简爱 
对数额的体系定位有客观处罚条件说和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说两种观点。相比之下,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说的处理结果更具刑法规范制度上的契合性与刑法理论语境的适应性。在此立场下,数额认识错误中包括消极的错误和抽象的对象认识错误。对...
关键词:基本数额 加重数额 加重构成 量刑规则 认识错误 
寻衅滋事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分与适用——以侯某“强拿硬要”案为例的分析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1期54-62,共9页简爱 
"强拿硬要"行为满足了相应的情节要求才可构成寻衅滋事罪;只有在行为人以内容特定的恶害告知或者行为使得被害人产生急迫性和确定性的心理恐惧下的交付财物才构成敲诈勒索罪。犯罪动机和目的不能成为区别两罪的依据,两罪之间是为中立关...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 敲诈勒索罪 想象竞合 连续犯 同数罪并罚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与刑事判决书的对接——以德国波恩州法院关于一起故意杀人未遂案的判决书为视角被引量:1
《刑事法评论》2013年第2期125-141,共17页简爱 
一、讨论背景:体系意识与问题意识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学理论按照一定的体系对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系统归纳和分类的结果"[1],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国刑法学界对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议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
关键词:犯罪论体系 故意杀人 刑法学理论 犯罪构成理论 违法性 中国刑法学 体系性 阻却事由 有责性 德国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