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理论

作品数:70被引量:19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兴良梁根林劳东燕车浩桑本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外法学》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洋刑法学理论研究思路的拓展
《世界海运》2024年第8期44-48,共5页陈立云 
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强敌背景下海上维权执法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020SKJJB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海洋刑法学的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反哺海洋刑事犯罪治理方面显得举步维艰。究其根源在于研究群体没有在广度、精度和深度上拓展海洋刑法学的知识界面,没有形成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海洋刑事法学理论。为促进海洋刑法学理论科学...
关键词:海洋刑法学 海上犯罪 海法 海警机构 
论犯罪成立评价体系的本土化规范构造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125-126,共2页石经海 
犯罪构成,包括理论上所称的犯罪论体系、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成立理论(统称“犯罪构成理论”)和规范上的犯罪构成或犯罪成立评价体系(统称“犯罪构成规范”),是中国刑法学理论研究中成果最为丰富、争议最为突出、共识尚未形成的主题。
关键词:犯罪构成 刑法学理论 犯罪论体系 犯罪成立 评价体系 规范构造 本土化 
论犯罪成立评价体系的本土化规范构造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石经海 
犯罪构成,包括理论上所称的犯罪论体系、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成立理论(统称“犯罪构成理论”)和规范上的犯罪构成或犯罪成立评价体系(统称“犯罪构成规范”),是中国刑法学理论研究中成果最为丰富、争议最为突出,并已形成四要件构成理论...
关键词:犯罪构成 刑法学理论 犯罪论体系 立法构建 犯罪成立 规范评价 要件构成 评价体系 
我国刑法学理论中不应当再使用“客观处罚条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3期61-65,共5页李阜蒙 储陈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利益衡量视角下刑法规制尖端网络技术问题研究”(21FFXB071)。
当前我国刑法学界似乎对德日学说中的客观处罚条件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客观处罚条件原本是为扩大刑罚处罚,其产生之初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背反责任主义的嫌疑。在我国刑事立法“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模式下,只有造成一定程度危害社会的...
关键词:客观处罚条件 刑罚构成事由 构成要件 责任原则 
《刑法总论前沿问题研究》出版发行
《犯罪与改造研究》2023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平教授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王志远教授、罗翔教授、方鹏副教授、于冲副教授共同参编的《刑法总论前沿问题研究》一书,2021年11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组...
关键词: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出版发行 研究生教材 刑法总论 刑法学者 刑事法治 
刑法“间接故意”重要争论问题的研究——评《刑法中的间接故意研究》
《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4期172-172,共1页欧超荣 
2020年度广东省司法行政研究一般课题,项目编号:GDSF20058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刑法学面临多次转型,各种理论兴起,许多争论问题被提出,刑法"间接故意"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由焦阳所著的《刑法中的间接故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开启了对刑法学的新探...
关键词:间接故意 刑法学理论 犯罪故意 犯罪认定 中国政法大学 二十一世纪 基础理论 
浅析正当防卫认定标准
《楚天法治》2019年第32期66-68,共3页吴吟佳 蓝姣丽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传统的刑法学理论对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采用的是规范性标准,即刑法总则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规范性标准问题在具体案件中得不到解决.有必要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不断出现的案例...
关键词:刑法学理论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总则 认定标准 正当防卫 具体案件 司法实践 问题的提出 
德国1813年《巴伐利亚刑法典》未遂立法研究
《楚天法治》2019年第33期77-77,共1页王天一 
德国1813年《巴伐利亚刑法典》共包含7则法律条文.在立法过程中,费尔巴哈教授将刑法学理论引入条文之中,提出了全新的刑法术语,建立了未遂分类,创设了未遂处罚原则,对后世的未遂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刑法学理论 未遂 刑法典 立法过程 处罚原则 刑法术语 德国 法律条文 
违法性认识的刑法学理论异化与常识回归——基于解读犯罪故意实质内涵的分析被引量:12
《法商研究》2019年第4期89-101,共13页刘之雄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CSZ18001)
违法性认识以及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并非犯罪要素。对犯罪构成中包含法规范评价要素的故意犯罪而言,故意所须认知的是行为构成的法规范要素,而非抽象的违法性认识;行为人对不法行为的法规范要素的认识欠缺,属于行为构成认识错误,而非违法...
关键词:违法性认识 犯罪故意 行为构成错误 罪责 社会危害性认识 
从气枪案谈非法持枪罪 北大冠衡刑事法治沙龙之三被引量:2
《刑事法判解》2019年第2期169-207,共39页车浩 陈兴良 梁根林 劳东燕 江溯 李世阳 刘卫东 
时间:2017年11月23日晚6:30地点:北京大学法学院303会议室车浩: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今晚是北大冠衡刑事法治沙龙系列活动的第三期,本期活动的主题是"从气枪案谈非法持枪罪"。近年来,围绕个案展开的学术讨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关键词:北京大学法学院 刑法学理论 刑事法治 刑事案件 新型案件 枪案 刑法教义学 影响性案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