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丹

作品数:17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警官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语文通识教育新闻报道新闻核心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与职业》《求索》《前沿》《东岳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女性新诗书写分析
《诗探索》2014年第5期94-104,共11页艺丹 欧阳小昱 
艺丹、欧阳小昱主持的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20世纪中国女性新诗写作研究》阶段性成果
学术界之谓"女性诗歌"的崛起,是在80年代中后期,此时,相当部分的女性诗歌作者的书写出现强调书写女性自身、去除男性中心对于女性的遮蔽与扭曲、表现鲜明的女性立场和性别意识的新迹象。她们的诗,形成了冲击诗坛的"女性诗歌"潮。面...
关键词:女性诗歌 女性立场 性别意识 女性诗人 女性生命 翟永明 伊蕾 女诗人 陆忆敏 唐亚平 
雨果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取向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14年第7期178-181,共4页艺丹 
雨果的作品之所以超越时空,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除了其作品中浩大的历史场景、奇崛的故事情节和奇绝的文字叙述外,更由于雨果准确把握了时代的主脉和征兆,深刻揭示了当时法国最尖锐最敏感的社会问题,传递了草根阶层心内的诉求,彰显了人...
关键词:雨果 文学创作 人道主义 
新写实主义下的宏大叙事——长篇小说《新闻人》评析
《中国出版》2013年第22期70-71,共2页艺丹 
《新闻人》(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是一部新写实主义的小说,以新闻体制改革为主题,通过细致刻画改革年代媒体从业人员的不同形象来揭示整个社会变革和时代变革,尤其是针对文化体制改革,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小说以《新华大时报》...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 长篇小说 新闻人 宏大叙事 新闻体制改革 媒体从业人员 作家出版社 文化体制改革 
《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知识分子视角
《东岳论丛》2013年第7期168-171,共4页艺丹 
本文以《大师和玛格丽特》为基础文本,通过对作品中几位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分析,解析东正教文化传统下现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世界中善与恶的交锋,并以作家布尔加科夫为个案,透视俄罗斯知识分子在转型时代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大师和玛格丽特》 知识分子 东正教传统 布尔加科夫 善与恶 
论海岩作品中的男性叙事
《求索》2013年第2期163-165,共3页艺丹 
海岩作品是涂抹着女性叙事外衣的男性叙事,其中包括苦难叙事、消费叙事和性叙事。对男性宏大而深沉的苦难进行深描,是海岩作品的一大特色。着眼于男色消费的刻画,是海岩作品消费叙事的内容和特点。海岩作品的性叙事包含罪感叙事和生命...
关键词:海岩 男性叙事 苦难叙事 消费叙事 性叙事 
理想之光黯淡,死亡意识凸显——评《那晚的月光》、《芝加哥之死》与《谪仙记》
《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第4期56-58,共3页艺丹 刘秀丽 
《那晚的月光》创作于1962年1月,是白先勇去国留美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小说,而《芝加哥之死》创作于1964年1月,是白先勇在美国沉寂两年之后的第一篇。这中间的两年,是一段长长的空白。《谪仙记》创作于1965年7月,被普遍认为是短篇小说...
关键词:芝加哥 死亡意识 谪仙 短篇小说集 理想 《纽约客》 白先勇 创作 
读苏区报刊珍贵文献 忆红色传播伟大精神——读傅柒生、李贞刚《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报刊图史》
《中国出版》2011年第10期78-79,共2页艺丹 
80年前,党在中央苏区领导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同时也诞生了中国人民自己的新闻出版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新闻报刊出版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红色报刊,鼓舞和激励了苏区人民参加政治和军事斗争,探寻革命事业的真理,活...
关键词:中央苏区 新闻报刊 红色记忆 李贞 中国共产党党史 文献 精神 传播 
涉案新闻如何避免虚假传播
《传媒》2011年第6期72-73,共2页艺丹 
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项目"利用网络信息传播侵犯公安机关名誉之治理"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B873
涉案事件由于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突发性等特性,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往往会被社会特别关注。而侦查机关对案件公开则往往十分谨慎。新闻媒体如果不能充分地知悉案件信息,就对案情进行“合理想象”、艺术加工,甚至用文学的叙事手法描述...
关键词:新闻性 传播 案件信息 侦查机关 新闻媒体 合理想象 艺术加工 叙事手法 
涉警新闻报道中的公安机关名誉权侵害及侵权责任
《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86-88,共3页艺丹 马建文 
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项目(A011)
新闻自由是人类的基本政治制度,但新闻自由也是有边际的,并不是一种绝对而不受限制的权利。作为国家执法主体,公安机关拥有名誉权。涉警新闻报道若在主观上存在过错,无论是以口头还是以书面、网络等形式向公众传播歪曲的或者是凭空构想...
关键词:涉警 新闻 侵权 
论公危事件新闻报道的失范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6期113-116,共4页艺丹 马建文 
舆论监督属于言论自由权范畴,传媒享有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权、批评建议权和知情权。新闻媒介作为社会态势的高望者,其目的是为了社会公正的实现。目前,涉公危机事件的新闻报道主要存在:言论自由的误读,公然煽动对政府的仇恨,攻击谩骂警...
关键词:公危 事件 新闻 报道 失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