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时旭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潭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煤层聚煤特征煤矿床龙潭组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江西萍乡矿区控煤构造研究被引量:3
《湖南地质》2001年第3期168-170,184,共4页谭西德 杨荣丰 莫时旭 刘新华 
萍乡矿区位于萍乐坳陷带的西端,上三叠统安源组是该区主要含煤地层。成煤前的构造决定了沉积盆地的范围;可采煤层的赋存与同沉积构造密切相关,主要赋存于沉降幅度较大的同沉积向斜中及同沉积断层的下降盘;沉积后构造对煤层的控制作用主...
关键词:安源组 构造特征 控煤构造 推覆构造 沉积盆地 煤层 
涟邵煤田金竹山向斜构造应力场探讨被引量:4
《湖南地质》1998年第2期76-80,共5页莫时旭 杨荣丰 黄昔容 
根据共轭剪、张节理和小褶皱发育特征的综合研究,本文恢复了金竹山向斜晚古生代以来的主要4期构造应力场,探讨了该向斜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关键词:煤田 金竹山 向斜构造 应力场 
保和堂矿区龙潭组下三角洲平原聚煤特征
《湖南地质》1997年第4期227-231,共5页莫时旭 许桂生 黄昔容 陈晓珂 
邵东保和堂矿区龙潭组1、2煤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3煤形成于三角洲建设期,前者聚煤条件较好。在三角洲废弃破坏期,潮汐水流对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的煤层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对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龙潭组 下三角洲平原 聚煤作用 煤矿床 
湘中保和堂矿区龙潭组沉积环境与主煤层聚煤特征
《中国煤田地质》1997年第4期23-27,共5页莫时旭 许桂生 赵仲生 陈晓珂 
保和堂矿区龙潭组可依沉积特征划分为3种沉积环境、6种亚环境及12种微环境。主煤层(2煤)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潮汐水流对煤层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作用对该区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龙潭组 沉积环境 煤层 煤矿床 聚煤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