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昔容

作品数:9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潭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龙潭组晚二叠世地层金矿区煤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地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贵州织金煤矿区龙潭组岩石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5
《湖南地质》2001年第4期247-249,255,共4页陶述平 谭西德 黄昔容 
织金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主要可采煤层。煤系地层以含玄武岩屑、 6海绿石为特征的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水平、沙纹、波状层理发育,煤系中稳定的灰岩、硅铁5质灰岩标志层较多,有利于煤层的划分与对比,并产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及...
关键词:龙潭组 海陆交互期 岩石学特征 煤层对比 
织金矿区龙潭组砂岩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中国煤田地质》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黄昔容 陶述平 
论述了贵州省织金矿区龙潭组砂岩粒度特征 ,分析了矿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
关键词:龙潭组 砂岩 粒度特征 环境意义 煤系地层 
陈家山煤层气可利用性研究被引量:2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6-10,共5页米敬奎 杨孟达 黄昔容 
介绍了陈家山井田煤层气的成分及分布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吸附实验等手段,分别对煤层的孔隙特征及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根据井下抽放实验,得知4 - 2 # 煤层为勉强可抽放层,煤层顶板砂岩为可抽放层的结论- 图...
关键词:煤层气 孔隙度 抽施实验 天然气 可利用性 
贵州织金地区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18
《贵州地质》1999年第4期301-306,共6页黄昔容 陶述平 
主要根据B,B/Ga和Sr,Sr/Ba的含量和比值大小来判断水的盐度,以及岩石类型和古生物组合,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为过渡相偏海相的沉积特征。
关键词:沉积环境 硼镓比 锶钡比 过渡相 晚二叠世 地层 
贵州织金矿区晚二叠世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14-18,共5页黄昔容 陶述平 
对织金矿区晚二叠世碎屑岩与碳酸盐的沉积特征信岩石中的B、Ga、Sr、Ba的含量与其它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结合上述地层中的生物组合及化石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为过渡相...
关键词:金矿区 地层 晚二叠世 地球化学 煤系地层 
灵武煤田延安组煤的煤岩煤质特征及地质解释被引量:1
《中国煤田地质》1999年第2期15-17,22,共4页黄昔容 许桂生 
灵武煤田的中侏罗统延安组含煤岩系为一湖泊三角洲沉积。在稳定的大地构造条件和环境水介质条件的控制下,形成了富惰性组、特低灰———低灰、特低硫———中硫煤。上、下三角洲平原及过渡带的泥炭沼泽的煤岩煤质特征具有垂向和侧向分带...
关键词:煤岩 煤质 沉积环境 地质解释 煤田 延安组 
实验管理与教学改革的探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年第2期120-121,共2页黄昔容 
从实验室的管理和教学改革入手,着重介绍了岩矿实验中以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实验教学 实验室体制 矿物晶形 高校 教学改革 
保和堂矿区龙潭组下三角洲平原聚煤特征
《湖南地质》1997年第4期227-231,共5页莫时旭 许桂生 黄昔容 陈晓珂 
邵东保和堂矿区龙潭组1、2煤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3煤形成于三角洲建设期,前者聚煤条件较好。在三角洲废弃破坏期,潮汐水流对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的煤层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对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龙潭组 下三角洲平原 聚煤作用 煤矿床 
邵东保和堂矿区龙潭组煤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及成烃性能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22-27,共6页莫时旭 许桂生 黄昔容 赵仲生 陈晓珂 
利用煤岩学和热解分析方法 ,分析了保和堂矿区龙潭组煤层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及成烃能力 ,指出该区煤层的有机质具有高的产油能力 ,是较好的煤成油源岩。图 1 ,表 2 ,参 3。
关键词:有机岩石学 煤岩 成烃性 煤成气 天然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