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正洪

作品数:14被引量:14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农业技术种植业盛衰农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经济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农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课植农桑:唐代乡村基层组织与农业生产被引量:2
《中国农史》2021年第1期56-67,共12页萧正洪 
唐代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乡村基层组织具有督导农业生产发展的法定职责,其历史必要性来自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按比户口、检察非违、课植农桑和催驱赋役等各项职责皆具有重要的农业经济意义。其中课植农桑一项,最为典型地反映了唐政...
关键词:唐代 乡村基层组织 课植农桑 农业生产 
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史念海先生的历史观被引量: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4期5-8,共4页萧正洪 
史念海先生,字筱苏,1912年6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陆县。平陆位于中条山南麓、黄河之滨,人文传统颇为深厚,而先生家族一直有尚古学之风。先生生前曾言及其家学渊源,云:“先高祖邃于易学,垂老之年,犹时时讲授,为乡里所崇敬。远...
关键词:史念海 人文情怀 诞辰纪念 社会责任 历史观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传统 家学渊源 
长安学应当成为“人文西安”的精髓被引量:2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8-19,共2页萧正洪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于此,迄今已有3 000多年的城市史、1 100多年的国都史。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形成了以长安为载体的长安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具...
关键词:西安 长安 人文 文化史 出版发行 社会发展 中华民族 标志性 
清代青藏高原农业技术的地域类型与空间特征被引量:10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38-45,共8页萧正洪 
 清代青藏高原的农业技术存在着不同的地域类型,而作物种植的垂直差异使技术类型的空间分布更具复杂多样性。该地区的作物结构及其分布,典型地反映出高寒农业的特点。单一的种植制度、粗放的耕作方式、落后的水利技术和低效率的工具组...
关键词:清代 青藏高原 农业技术 人文环境 适应性 
传统农民与环境理性──以黄土高原地区传统农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例被引量:18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83-91,共9页萧正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0BZS010)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传统农民具有相类似的经济理性,但在环境理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一现象具有深刻的制度性根源。通过产权和乡村社会组织的制度创新,传统农民有可能避免环境资源利用的无效率。
关键词:环境理性 制度创新 黄土高原地区 传统小农 经济理性 粗放耕作方式 水利灌溉 环境效率 资源利用 
清代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选择与自然生态环境被引量:6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51-71,248-249,共23页萧正洪 
清代西部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使粗放类型的农业技术得到广泛采用。在生产实践中一些人对森林植被的重要性开始有所认识,但自然环境条件的恶化仍然未能避免。
关键词:西部 农业技术选择 环境变迁 
清代西部地区的人口与农业技术选择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96-105,176,共11页萧正洪 
清代中国西部的人口增长并未改变总体人口规模较小和分布极不均衡的基本特点。西部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同农业技术类型之间的关系表明,人口与土地的相对稀缺性能够体现技术创新的诱致性机制。
关键词:人口规模 技术类型 劳动协作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被引量:71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50-66,共17页萧正洪 
关中农村灌溉用水资源权属关系的最基本特点是所有权与使用权二者的分离,农民只享有使用权,而包含于水粮之中的水资源使用权费是国家所有权藉以实现的经济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中,水权的取得方式和分配原因、实现的途径和管理方式存在...
关键词:灌溉水资源 水权分配 水资源使用权 关中地区 农田灌溉 水册 水使用权 历史时期 明清时期 渠灌区 
论清代西部农业技术的区域不平衡性被引量: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129-157,251,共30页萧正洪 
清代中国西部农业技术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区域不平衡。它一方面表现为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农业技术组合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技术发展的空间过程中存在着突出的“孤岛”现象。与之相关联的是,不同的农业资源条件下技术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清代 西部 农业技术组合 技术孤岛 技术 利用效率 
王祯农书与农业技术地理被引量:2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期43-53,共11页萧正洪 
王祯农书与农业技术地理萧正洪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生活于13、14世纪之间。成书不晚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①的王祯《农书》被视为元代三部重要农书之一,但实际上其成就,无论从综合性、系统性或是技术创新哪一方...
关键词:农业技术改革 农业机具 农书 技术创新 农业劳动力 北方农业 区域类型 生物技术 农业生产 机械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