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娜娜

作品数:28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土家族侗族生态娘家纪录片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清史论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文化论坛》《文山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民族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建构的双重性:资源配置视域下中原汉族社区传统生计策略的文化生态研究
《文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马烈魁 覃娜娜 
吉首大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生态维护视域下的本土生态知识价值研究——以湘西苗族田间管理方式为例”(JGY2022003)。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建构均会遵循于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双重法则,达成文化信息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契合,以实现区域生计活动的资源配置最大化与生态维护相兼容。汉族自然也不例外,但学界往往给予少数民族以较多的关注,事实上,作为绵延数...
关键词:文化建构 资源配置 平原农业 生计策略 
生态人类学视域下中原生计策略“赶羊抑旺”的文化阐释
《百色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9-15,共7页马烈魁 覃娜娜 
吉首大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生态维护视域下的本土生态知识价值研究--以湘西苗族田间管理方式为例”(JGY202200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以降武陵走廊的农作物引种推广与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研究”(23BMZ144)。
“赶羊抑旺”是一种冬小麦经营区域普遍适用的传统生计策略,北方农民称之为“啃青”。冬季,人们控驭羊群啃食麦田,可有效解决冬季牲畜养殖的青储资源匮乏问题和防御冬小麦旺长带来的自然风险,不会带来粮食减产等负面影响。遗憾的是,该...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生计策略 “赶羊抑旺” 文化阐释 
象征视域中网络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例被引量:1
《民族论坛》2023年第4期32-40,共9页覃娜娜 张美琪 
吉首大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民族记忆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研究——以湘西土家族口承文化为例”(LSJD202202)阶段成果。
“学习强国”作为一个互联网学习平台,以网络具象多元的符号呈现,使用户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体验下对象征符号传递的意义理解记忆更加深刻。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层级象征符号不同形式的呈现、展演,以周期重复的符号互动勾勒出...
关键词:象征 互联网 学习强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 
侗族传统农业本土知识的地方智慧与当代价值——基于湖南省通道县芋头侗寨的调查被引量: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5-23,共9页马烈魁 覃娜娜 
吉首大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生态维护视域下的本土生态知识价值研究——以湘西苗族田间管理方式为例”(JGY2022003)。
以芋头侗寨为例,探讨自然的时间与地理空间如何经由文化塑造为结构式的“时空规序”,指导着侗族人民农事经营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安排有序进行,芋头社区的多元生计策略得以实现。侗族劳动人民依据山川地势、时令更替、地域气候等,顺应天时...
关键词:生态 时空规序 农业本土知识 
生态·时间·秩序:侗族传统农事节律与岁时节庆的本土智慧——来自芋头侗寨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怀化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27-33,共7页马烈魁 覃娜娜 
吉首大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生态维护视域下的本土生态知识价值研究——以湘西苗族田间管理方式为例”(JGY2022003)。
自然的时间如何被文化塑造为结构式的具象化表达,即生态人类学视域下的时间节律,它指导着芋头侗寨侗族人民农事活动与岁时节庆等其他社会时间的安排。侗族人民基于地域气候、时令演替和地理空间、农作物属性等的认识,顺天应时、因地制...
关键词:生态 时间秩序 农事节律 岁时节庆 
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被引量:2
《清史论丛》2020年第1期111-125,共15页郗玉松 覃娜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以来农作物引种对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项目号:15CMZ044)的阶段性成果。
瘴字来源于障,瘴气最早写为障气。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之所以推行土司制度,是因为受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一是高山、大川的阻隔,二是瘴气等致命疾病要素的存在。有形的高山、大川尚可逾越,飘忽不定的...
关键词:瘴气 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纪录片与人文学科专业教学(二)——浅议民族学专业教学中如何应用纪录片
《知识文库》2016年第12期92-,共1页覃娜娜 
纪录片由于其具有的纪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等特征,使其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影像视频而言,具有更好的对专业教学的适用性,可以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并能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媒介之一。事实上在今天的民族学专业教学中,已经有不少的民族文化纪录...
关键词:人文学科 课后作业 课堂设计 课堂讨论 直观展示 课堂气氛 时间长度 影片内容 少数民族服饰 中使 
创新实践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教研相长”
《读书文摘(中)》2016年第5期55-,共1页覃娜娜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教育部及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而高校教师可以借此机遇使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得到相互促进。通过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和将科研理念渗入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
关键词:创新实践 高校教师 教研相长 
纪录片与人文学科专业教学(一)——论纪录片在民族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知识文库》2016年第8期155-155,共1页覃娜娜 
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影像视频而言,纪录片因其纪实性、可靠性、实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可以被应用于辅助教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民族文化纪录片,更是由于其与民族学专业内容的高度符合性,使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民族学专业教学中。将民族文...
关键词:人文学科 积极主动性 学科研究对象 民族群体 可取之处 补充手段 生存状态 播放时间 学科理念 道德体系 
纪录片与人文学科专业教学(三)——以《相约未知领地》为例谈纪录片的课堂运用
《现代交际》2016年第7期96-96,共1页覃娜娜 
吉首大学2016年校级教改课题一般项目"历史学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成果
选择一部有教学价值的纪录片在民族学专业教学的课堂中应用,必须注重教师本身对纪录片的阐释和提炼。以纪录片《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为例,可以在播放前设计"文化差异与文化相对论""苗族文化体系"等专业知识的介绍与陈述,并在播放...
关键词:纪录片 教学 《相约未知地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