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俊

作品数:6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赤霉病抗赤霉病育种轮回选择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农业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种子药剂处理防治大麦散黑穗病
《上海农业科技》1997年第5期30-31,共2页顾越峰 汪志远 赵文俊 刘宗镇 余敬堂 孙惠忠 
种子带菌是大麦散黑穗病的来源,因此,种子消毒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以往采用的冷浸日晒、温水浸种和石灰水浸种方法防治麦类散黑穗病,曾经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采用石灰水浸种法完全可以控制黑穗的发生。随着生产的变革,过去的一些有...
关键词:大麦 种子处理 浸种 黑穗病 
申麦1号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
《上海农业学报》1996年第4期9-16,共8页汪志远 赵文俊 刘宗镇 黄德崇 汪树俊 陈明辉 莫道明 沈天池 
申麦1号是上海市衣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通过抗赤霉病穿梭育种育成的大麦优良品种。自1987年在上海推广以来,由于它稳产高产,越来越受推重。金山县推广10年,其中有7年产量超过4200kg/hm2...
关键词:大麦 申麦1号 赤霉病 高产性 抗倒性 适应性 
我国改良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的来源与抗赤霉病性改良中的问题被引量:20
《中国农业科学》1992年第4期47-52,共6页刘宗镇 汪志远 赵文俊 黄德崇 黄晓敏 孙锡娟 
从3万多份小麦材料的抗赤霉病性鉴定及主要抗赤霉病品种的系谱分析中发现,我国改良小麦品种的抗赤性最初起源于中度感病品种。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些中度感病的意大利品种和我国地方品种。70年代以釆,抗赤性来源几乎局限于意大利品种Ment...
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抗性 改良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应用轮回选择法的研究被引量:3
《上海农业科技》1990年第5期20-21,共2页黄德崇 刘宗镇 汪志远 赵文俊 
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该性状的遗传力偏低,且抗性基因间存在着加性效应。应用简单的常规手段,很难把控制同一抗性性状的多个主基因组合在一起,更难发挥为数众多的微效基因重组和累加的潜在效应。众所周知,轮...
关键词:小麦 育种 抗赤霉病 轮回选择法 
小麦抗赤霉病性状的轮回选择效果分析被引量:6
《上海农业学报》1990年第4期39-44,共6页黄德崇 张大业 刘宗镇 汪志远 赵文俊 
为检验轮回选择法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效果,在人工诱发病害流行的环境中,用三个不同世代的基因库轮选群体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轮选世代的递增,可育株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平均病小穗数和病粒数都显著减少,群体抗赤霉病性...
关键词:小麦 抗赤霉病 轮回选择 育种 
基因库育种法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上海农业学报》1989年第2期89-92,共4页黄德崇 汪志远 赵文俊 刘宗镇 黄晓敏 
利用太谷核不育建拓组成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开展小麦抗病品种选育,并由此而确立起来的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新体系,是育种模式的一个创新。几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基因库进行连续轮选的过程中,组群个体的平均抗性水平逐年提高;释放的优...
关键词:小麦 抗病育种 抗赤霉病基因库 育种程序 轮回选择 赤霉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