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华

作品数:36被引量:9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救灾晚清清朝赈灾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求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仓储体系保障粮食安全
《历史评论》2024年第6期18-23,共6页赵晓华 
清代仓储制度不仅有利于稳定粮食市场,调节粮食供求,更提高了朝廷抵御粮食安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供了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者普遍认识到加...
关键词:粮食市场 粮食安全 粮食供求 粮食储备 清朝统治者 应对突发事件 仓储体系 仓储制度 
救荒无奇策:清代灾赈方式及其特点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0期121-132,共12页赵晓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近代救灾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18JZD024)。
清朝灾赈方式名目繁多,贯穿整个赈灾过程,不同的赈名面向不同的赈济对象,规定了不同时期的赈灾期限和标准,体现了清代荒政既系统严密又灵活多变的实施特点,这有利于加强对灾赈钱粮的合理分布和管控,也有利于将赈灾和农业生产恢复紧密关...
关键词:清代 灾赈方式 赈名 荒政 
清乾隆朝部驳制度之成效析疑被引量:2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55-160,共6页姜金顺 赵晓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中期法律变革与国家治理研究”(21BZS072);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中国经济增长历史与理论创新团队”(20CXTD10)。
乾隆朝刑部官员倾向于贬低普通成案的可靠性,抬高刑部驳案的可靠性。受此影响,乾隆朝驳案汇编倾向于拒绝收录挑战刑部权威的驳案类型,或者减少收录挑战刑部权威的驳案数量,目的在于推广刑部驳案替代普通成案的解决方案。结合乾隆朝省例...
关键词:乾隆朝 部驳制度 实践效果 
民国初年的军队防疫与军阀政治
《安徽史学》2023年第1期72-79,共8页赵晓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救灾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18JZD024)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初年,传染病的肆虐严重影响着军人的生命安全和军队的战斗力。为了应对疫情,陆军部颁行了一系列军队防疫法规,各地军队制定了具体的防疫措施和办法,军队也较注重防疫人才的培养和防疫知识的传播。在国家与地方的防疫事业中,军队在...
关键词:民国初年 军队防疫 军阀政治 
清代见义勇为的司法实践被引量:1
《人民论坛》2022年第18期110-112,共3页赵晓华 
自古以来,见义勇为就被视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彰显而广受赞颂。历朝历代对于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仅从道德层面积极倡导,而且在司法实践方面也予以保护和鼓励。古代对于见义勇为者的保护和褒奖、对于见危不救行为的严惩以及对见义勇为...
关键词:见义勇为 司法实践 
古代关于外国人犯罪的立法及实践被引量:1
《人民论坛》2022年第7期126-128,共3页赵晓华 
中国古代对于外国人犯罪的法律惩处逐步予以确立和完善,古代涉外司法案件与边疆稳定、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为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历代王朝既注意坚持司法主权,也采取因俗而治的变通办法。涉外司法案件中体现的中西法律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关键词:涉外司法 司法主权 中外关系 
追步世界:清末民初女性力量的初显
《文明》2021年第8期8-9,共2页赵晓华 
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模式下,女性几乎被排除在任何社会事务之外。但清末民初,伴随着女学的勃兴,女性谋求社会独立、渴望性别平等的思潮逐渐兴起。"今日中国女学,渐普及矣!女权之说,渐腾越矣!抑知阴阳相配,男女各半,国民二字。
关键词:清末民初 腾越 女学 社会分工 性别平等 
清代直隶赈灾体系及其实践被引量:3
《人民论坛》2020年第35期126-128,共3页赵晓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攻关项目“近代救灾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JZD024)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直隶的赈灾体系依托行政系统而逐级设立,职责明确,层层监督。直隶的赈灾制度,既与中央保持着高度一致,也多有对国家政策的补充和细化。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灾害频发,清王朝对直隶赈灾高度重视,而直隶的赈灾实践也体现了清朝救灾...
关键词:清朝 直隶赈灾体系 赈灾活动 
清代救灾人事制度的成效及困境被引量:3
《河北学刊》2020年第3期83-90,共8页赵晓华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救灾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18JZD024)。
派设临时救灾官员,是清代救灾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的临时救灾官员包括中央委派的察赈大臣、地方查赈委员以及由佐杂组成的协办官等。临时办赈官员的派设,有助于补充地方赈济力量之不足,提高救灾效率,完善和监督地方行政系统的...
关键词:救灾 人事制度 清代 
清代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实践
《人民论坛》2020年第10期142-144,共3页赵晓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攻关项目“近代救灾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JZD024)的阶段性成果。
粮食问题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清代人口发展迅速,由此产生的人地矛盾给清政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清代政府在发展粮食生产、建设粮食储备系统、稳定粮食价格、管控粮食危机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政策,努力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清代粮食安全 仓储 粮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