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昌

作品数:41被引量:18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银屑病发病机制特应性皮炎皮肤鳞状细胞癌银屑病样皮损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东医学》《国际护理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陕西医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CD122抗体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年第2期249-257,共9页李华润 温炬 郑荣昌 周玉婵 秦思 李婷 黄锦萍 
2021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3D打印科研项目(3D-A2021001)。
目的探讨抗CD122抗体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1日至11月23日。选用56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配为4组:凡士林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咪喹莫特模型组(模型组)、同型对照抗体实验组(实验组A)、抗CD12...
关键词:银屑病 CD122 TRM细胞 IL-15 IL-17A 动物实验 
皮肤鳞状细胞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2年第6期583-587,共5页李先文 温炬 秦思 郑荣昌 李华润 卢镇宇 李慕锦 李思慧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3D打印科研项目(3D-A2021001)。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皮肤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寻找新的靶向标志物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近年,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疾病中的作用被逐渐重视,其通过影响转录、表观遗传学、调...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靶点 发病机制 竞争性内源性RNA 
银屑病样表现的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2年第3期253-256,共4页黄锦萍 温炬 李婷 秦思 周玉婵 郑荣昌 
报告1例罕见的银屑病样表现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女,35岁,头面部、四肢伸侧、躯干出现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患者患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年余,9个月前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uspitz's阳性。组织病理同时具备银屑病样和界面...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银屑病 白血病 
BMI-1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2年第4期471-474,共4页李慕锦 温炬 秦思 郑荣昌 周玉婵 李华润 卢镇宇 李先文 李思慧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8101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4010228)。
B细胞特异性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cell-specific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ction site 1,BMI-1)是多梳蛋白(Polycomb-group,PcG)家族的成员之一。目前研究发现BMI-1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在皮肤恶性肿瘤中,...
关键词:B细胞特异性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 肿瘤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黑素瘤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海南医学》2021年第14期1874-1877,共4页周玉婵 温炬 郑荣昌 李华润 李婷 黄锦萍 卢镇宇 秦思 李思慧 李先文 李慕锦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白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细胞因子轴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可缓解银屑病皮损,但治疗后极易在原皮损消退部位复发。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关键词:银屑病 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 ΓΔT细胞 研究进展 
葫芦素Ⅰ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及STAT3、K17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年第9期993-999,共7页黄锦萍 李婷 秦思 郑晓欢 郑荣昌 周玉婵 李华润 温炬 
广州市科技计划(201804010228)。
目的探讨葫芦素Ⅰ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3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用PASI评分动态观察小鼠皮损变化,光镜下观察小鼠皮损病理改变并测量表皮厚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关键词:银屑病 葫芦素Ⅰ 炎症细胞因子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角蛋白17 
痤疮发病机制关键基因和通路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被引量:8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0年第4期313-317,共5页秦思 黄锦萍 温炬 黄舒婷 李婷 郑荣昌 李华润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3685)。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痤疮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GSE6475和GSE53795数据集比较18个痤疮皮损组织和18个正常皮肤组织。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
关键词:痤疮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发病机制 关键通路 
光化性角化病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差异表达基因和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年第4期247-252,共6页秦思 黄舒婷 温炬 李华润 郑晓欢 郑荣昌 李婷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A030313685)。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探究光化性角化病(AK)向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32979和GSE45216数据集,共比较23个AK组织和43个cSCC组织。运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光化性角化病 皮肤鳞状细胞癌 差异基因 发病机制 
黄金微针射频治疗46例腋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年第13期1931-1933,共3页秦思 卢镇宇 温炬 李婷 郑荣昌 黄舒婷 
目的观察黄金微针射频治疗腋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用黄金微针射频治疗46例腋臭患者,参数采用:治疗深度3.5~4.2 mm,切断温度95℃,维持时间2000 ms。术后局部冰敷和包扎,随访和复诊3个月。结果参与研究的46例腋臭患者,...
关键词:腋臭 射频 黄金微针 治疗效果 安全性 
黄金微针射频治疗26例面部光老化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6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年第3期178-182,共5页秦思 李华润 温炬 黄舒婷 郑晓欢 郑荣昌 李婷 
目的:评价黄金微针射频治疗面部光老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6例面部光老化受试者,采取黄金微针射频治疗,第1月1次,第3月1次,共2次。通过超声皮肤扫描仪和全球美容改善量表(GAIS)评分在第1次治疗后6个月对受试者皮肤紧致度、皱...
关键词:多极射频 面部 光老化 微针 皮肤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